方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让肿瘤患者受益
2024/4/1 健康报

方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福建心血管病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福建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
中西医结合福建省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
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龙岩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
第一届龙岩市名医
福建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方勇认为,只有进一步提高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才能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以新治疗方式提升医疗效率
当前,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肿瘤的治疗手段空前丰富,为患者带去了更多的选择,也带去了更好的生存质量。与此同时,多样化的治疗手段,也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如何在保证患者获益最大化的同时,贯彻合理用药的理念?
方勇表示,在肿瘤领域,用于免疫治疗的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生物制剂,目前还无法实现口服给药,静脉输注与皮下注射就成为免疫治疗药物的唯二选择。在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治疗上,作为新辅助治疗手段的曲妥珠单抗皮下注射制剂相比静脉输注的治疗方式有更多优势。
“静脉输注是肿瘤化疗的传统治疗方式,但静脉输注时间长,乳腺癌患者需要每3周到医院治疗1次,每次给药30分钟至90分钟,患者去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像是‘一场漫长的等待’。”方勇说,对于医院来讲,医务人员需要定时对输注过程进行监控,不仅占用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患者长时间驻留医院,也不利于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现在医院对肿瘤患者采用皮下注射的治疗方式,其实相当于简化了治疗流程,每次只需要5分钟就能完成治疗,节约了患者的时间成本,缓解了医院床位的紧张程度,减少了医院的人力成本。医院将节约出来的人力用于接诊更多患者,也有利于提升医疗效率。”方勇说。
提高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是闽西红土地上的一家百年老院,也是闽西唯一的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解决疑难及急危重症患者辗转多个科室就医的问题,医院建立了多维度“一站式”多学科诊疗(MDT)模式,让患者能够享受便捷的优质诊疗服务。方勇认为,肿瘤治疗特别需要多学科协作诊疗。为此,医院多学科诊疗中心努力整合各学科专家力量,经历了从“专科、亚专业精细化发展”到“各专业协同发展、疾病综合诊疗”的演变,正在迈向“单病种,多学科”的诊疗模式。
在服务肿瘤患者的过程中,医院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去思考问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肿瘤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介入治疗和免疫治疗,但患者的个体情况不同,应当选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使患者获益最大化。”方勇说,在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过程中,以往患者需要辗转多个科室就诊,且缺乏专业的指导,MDT模式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医院MDT团队会结合患者自身病情,讨论出具符合患者情况的治疗方案。从“患者围着医生转”变为“医生围着患者转”,形成了科学、流畅、舒适的医疗服务模式。
在推进肿瘤规范化诊疗的过程中,加强诊疗全程化管理的理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患者的术后随访和康复过程,对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医院还加强了与患者术后的互动随访。“我们的甲乳外科以及肿瘤科都建立了患者微信群,医务人员在群里能够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醒患者进行复诊,并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方勇说。
以专科建设带动专科群诊疗水平提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末,进一步夯实基础专科和平台专科的能力基础,在部分发病率高且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的专病诊疗模式和学科组织形式上有创新性突破,建设一批特色临床专科,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诊疗服务。方勇认为,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是医院得以良好发展的基石,一个专科的发展可以辐射并带动一大批专科群共同发展,肿瘤专科也是一样。因此,医院已经建立起了以疾病诊疗链条为服务基础,以学科群为依托的临床诊治中心,带动相关学科共同发展,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肿瘤涉及的交叉学科非常多,做好肿瘤的诊疗能力建设,能够同时带动与之有关的一系列专科共同发展。比如消化道肿瘤,就能够带动相关的胃肠、肝胆一系列专科的发展。”他说。
方勇认为,要做好专科建设,最重要的是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让人才发挥能力的平台,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提升的关键路径。“龙岩市作为一个小城市,要引进外来人才比较困难,所以我们主要着力于培养本土人才,鼓励人才外出进修。我们也提供了相对完善的科研平台,通过建立科研中心,促进肿瘤以及各专科共同发展。”方勇说。

文:张沫
编辑:王祎然
审核:孙梦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