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夜话 | 双向奔赴,为了一场十年之约
2024/4/1 健康报



小编暖心提醒,听着歌读故事更有感觉~
刘英俊
前不久看了一部电影,影片开头,主人公要赴一场十年之约。这让我想起,我和一位老友也有一场十年之约。这位老友就是老曹,我的病人。
2014年11月,我在门诊结识了55岁的老曹。他笑呵呵的,是个典型的中原汉子。不幸的是,他被确诊为胃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病情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这个分期的胃癌病人5年生存率只有20%左右。
得知自己的病情后,老曹并没有过分担忧,“相信医生”是他最爱说的一句话。
因为肿瘤瘤体大,周围淋巴结多,老曹被切除了全胃和脾脏。又经过半年的化疗,老曹瘦了很多,却依旧精神饱满,说话底气十足。治疗结束后,闲不住的老曹又开始忙活起来。他承包山地种树,有一年还专门给我寄了一箱山里摘的酸枣,说:“我年纪又不大,恢复得还这么好,总不能整天待在家里吧。”尽管我吃不了酸枣,但这份馈赠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信任。
2016年,我的事业遭遇低谷,自己心情很低落。来找我复查的老曹不知是不是看出来了,笑呵呵地说:“刘大夫,你看我恢复得多好,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2017年,老曹术后第3年,我来到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参与对口支援工作,有些病人就此中断了联系,也包括老曹。老曹的肿瘤有没有复发?在外院支援期间,我还是时常担心他。我找出他的电话,想打过去问候。可又想到,许久没联系,那边会不会是个陌生的声音?万一他已经不在世了呢?我害怕、犹豫了。
支援工作结束后,一天,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进来:“刘大夫,我是老曹啊!”耳边又传来了那个熟悉的声音。
“你现在怎么样了?”我迫不及待地问,仿佛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挚友。
“我好得很啊!这几年我种了几十亩树,平时太忙,也没去找你复查。最近有些贫血,想再去查查。”
“胃癌术后贫血很正常,但如果贫血很严重的话,还是要警惕复发啊。”
2020年5月11日,老曹术后第6年,我们又见面了。看到检查结果没事,他高兴地和我拍了张合影。照片中的他依然那么乐观,仿佛自己从来就不是病人。
“术后10年,我们一定要再来张合影。”我握住老曹的手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晚期胃癌病人又能有几个十年呢?
2023年初,我经历了工作中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成为三级医师组长,肩上的责任让我经常辗转难眠。这天,我接到老曹的电话:“刘大夫,我的一个亲戚得了和我一样的病,我让他去找你吧,你肯定能把他治得和我一样好。”
这一通电话,对我来说更像是托付和激励,让我有力量继续勇往直前。
12月的河南,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寒风呼啸。刚查完房的我再次接到老曹打来的视频电话,他在镜头里忙得热火朝天:“刘大夫,我现在好着呢,还在种树。”他一边说,一边向我展示山上的树苗。
“明年就是你术后第10年了,你一定要来趟郑州啊!”我嘱咐着。
“好的,刘大夫,我肯定过去。”老曹说。
岁月的流逝让老曹脸上多了些沧桑,但他依然还是那个乐观的汉子。
10年前,我刚过而立之年,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憧憬。当时的老曹已过知天命之年,遭遇人生巨大变故,却能坦然面对。
10年后,我已过不惑之年,激情和锋芒渐渐被生活磨平。此时的老曹也过了花甲之年,却依然能笑对人生。
老曹总是说,能活到现在,特别感谢我。其实,我也特别感谢老曹,每次看他微信“朋友圈”,里面不仅有辛苦培育的树木,更有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他的这份精气神也感染着我,成为我迈过工作上的沟坎、继续前行的动力。
如今,2024年来了。期待我和老曹的十年之约。


文: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刘英俊
编辑:魏婉笛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万懿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3Z48D7I9】获取授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