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采取有效手段 减轻疾病负担
2024/4/1 健康报

//
国家流感中心1月4日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2023年12月25日—12月31日)显示,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上升,北方省份下降。此前占据传播优势的甲流H3N2毒株比例大幅下降,但乙流毒株占比出现了上升。
相关研究显示,在罹患流感期间,患者的健康效用值显著下降,不同亚组流感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存在一定差异。与无基础性疾病的流感患者相比,有基础性疾病的流感患者健康效用值较低,而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患者健康效用值较高。
专家提示,尽管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机是在流感流行季到来之前,但在整个流感流行季内,公众都可以前往接种点进行接种,这样既直接保护自己,也可以间接保护尚未接种的家人。

陈涛
在流感防控中,应鼓励更多的地区将流感疫苗接种纳入财政补助或医保支付范畴,扩大流感疫苗费用优惠政策的覆盖人群。
我国一项针对2006—2015年流感门诊病例疾病负担的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因流感造成的超额门诊就诊负担每年达2.5人次/千人,其中15岁以下人群门诊就诊负担为4.5人次/千人,显著高于15~59岁人群(2.3人次/千人)和60岁以上人群(1.1人次/千人)。同时,流感合并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时,可能会加重疾病带来的影响和负担。
疫苗接种 经济有效
2019年,全国流感相关经济负担为263.81亿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266%。其中,住院病例、门急诊病例和早亡引起的生产力损失分别占总经济负担的86.4%、11.3%和2.4%。流感相关经济负担在不同人群亚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直接医疗费用较高;儿童和18~60岁人群误工成本导致的间接经济负担较重;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流感患者,其门诊和住院费用均高于无基础性疾病的流感患者。此外,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罹患流感后,可因间接导致死亡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额外增加,从而造成经济负担加重。
在罹患流感期间,患者的健康效用值显著下降,不同亚组流感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存在一定差异。与无基础性疾病的流感病例相比,有基础性疾病的门诊和住院病例的健康效用值较低,而接种过流感疫苗的病例健康效用值较高。以流感重症高风险人群——老年人为例,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流感发病,同时还可以降低流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一项针对全球流感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显示,在流感季,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流感样症状39%,减少确诊病例49%,减少相关并发症28%。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儿童流感罹患率为20%~30%,在流感季,儿童流感罹患率可高达50%。我国儿童同样面临着较高的流感发病风险,发病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疫苗接种率低有关。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流感疫苗后,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流感的发生,也可以减少由于罹患流感而造成的缺勤缺课。
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推动流感防控和流感疫苗接种工作,但是据统计,2021、2022、2023年度,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仅为3.16%、2.47%和3.84%,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为提高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应鼓励更多的地区将流感疫苗接种纳入财政补助或医保支付范畴,扩大流感疫苗费用优惠政策的覆盖人群。
发挥监测预警哨点作用
提升监测预警水平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重点强调了监测预警等疾控核心能力提升。我国长期以来实施“强化监测预警、免疫重点人群、规范疫情处置、落实医疗救治、广泛宣传动员”的策略,全面开展流感防治工作,及时有效应对疫情,切实降低疾病暴发或流行的风险。目前,我国已建立起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覆盖全国8.4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常年对流感等重点传染病开展主动监测。特别是针对急性呼吸道疾病,拓展形成了包括哨点医院监测、病毒变异监测、城市污水监测在内的10个监测子系统,开展了急性呼吸道疾病多病原监测试点,并设置4类风险信号,科学研判监测结果,及时报告、发布预警信息。
流感监测在流感的预防方面主要有以下几项作用:
掌握流感活动水平和流行动态;掌握和预测流行趋势规模,为应急防治措施的制订和部署(包括人力、物力、药物等的准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发现新型变异毒株及其抗原变异情况,及时发现流感样病例聚集或暴发疫情,明确流感流行型别,控制暴发和流行;监测住院病例中流感病毒的活动强度及其变化趋势,监控流感临床严重性,评价其与流感病毒型别、亚型的关系等。

文: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 陈涛
编辑:连漪
审核:孙梦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