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是“数学题”
2024/4/1 健康报

在理工类专业中,医学显得有些特别,它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参数,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2024年北京卫视科学跨年之夜主题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讲述了自己与医学的故事,阐述了他对于医学、对于生命的见解。
每个人儿时都有偶像,我也一样。我的偶像是数学家陈景润先生。我少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数学家。
1977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我有幸成为第一批考生。但我并没有考到大学的数学系。
因为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当时,过了分数线的考生的档案都被放在一个会议室的大桌子上,各校来招考的老师早早就候在会议室外。当门一打开,大家蜂拥而上,去争抢过线考生的档案。后来我听说,我的母校当年派了一名跑得快的体育老师去“抢档案”。我一直非常感激这个老师,让我意外地成了一名医学生。
在医学的殿堂里,我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位偶像,他是影响我一生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志强。黄志强院士有一句名言:“治别人治不好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
医学和数学是不一样的。一道数学题解错了,你还可以重新再演算一遍。但治病不行,开刀更不行。治愈率的百分数背后,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手术台旁,屏幕上跳动着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带着温度的图腾。
面对生命,时时要用加法
我的导师黄志强院士曾经遇到这样一名患者。患者在做过胆囊切除术后,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伴有呕血。就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黄志强院士抱了一床被褥来到了病房,就睡在了患者旁边的一个小钢丝床上。通过20多天连续细致的病情观察和研判,他精准地诊断出了患者出血的原因,在为其治疗时首创了肝动脉结扎术治疗胆道出血的外科新术式,这被誉为是外科与医学史上的双重奇迹。
这就是生命中的加法,加入了热忱、加入了执着、加入了思考、加入了探索,才能换来治病的良方。
面对生命,有时也要用减法
切除肿瘤、清除病灶,这当然是一种减法。但是这种减法却并不简单。手术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治病的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创伤。在生命的等式中,治疗是为了让患者最大化获益。
作为肝胆外科医生,我非常有幸,创立了国际同道公认的精准肝胆外科范式,力争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健康获益。
生命中猝不及防的“未知数”
我曾经遇到一名患者。他叫小江,在高考前8天突然重病发作,住进医院,被诊断为肝功能衰竭。
肝脏移植是拯救小江生命唯一有效的途径。家人经过一番商量后,决定由父亲为小江捐肝。但是小江的身高超过1.9米,需要移植肝的量比普通人更大,父亲的肝脏却不够用,而妈妈的血型又不符。情急之下,小江的姐姐站了出来。我还记得小江哭着和姐姐说:“我不想要你的肝脏。”因为姐姐刚刚生完孩子几个月,他怎么也不舍得让姐姐挨上这一刀。经过艰难的抉择,一家人最终做出了由父亲和姐姐拼肝救弟弟的决定。
“双供一受”的肝脏移植是死亡风险极高的手术。然而医生没有退路,整个家庭的未来都掌握在医生的手中,我们唯有全力以赴,破解所有的不确定性难题。
经过14个小时的奋战,我们的团队精准完成了双肝获取和植入手术,一家三口顺利出院。如今小江已经考上了医学院,立志从医。可以自豪地说,在这个领域,中国经验领先世界。
“治别人治不了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这是我作为一名医生,毕生追求的目标。如果说通往这个目标是一个复杂的公式,那么创新、求实、担当、执着是最重要的参数,而这些参数中最重要的,是一颗医者无私无畏的大爱仁心。

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 董家鸿
编辑:胡彬 杨真宇
校对: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 杨利春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3DGOYO4P】获取授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