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发、失眠、偏头痛……缓解压力试试中医这几个小办法!
2022/7/13 21:12:23 健康时报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生活中的压力不仅会影响精神情绪,还会引发脱发、失眠、偏头痛、脾胃虚弱、大便异常等身体不适,需要及时调整,中医有不少好方法。

     压力大掉头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蔡玲玲、田耿表示,压力增大引起精神紧张、焦虑、忧郁等,可致精神性脱发,不妨试试几种药食同源的中药。

     天麻:中医认为天麻平息内风而固发,每日可取天麻3克代茶饮,泡至无味后还可嚼服,起到镇静催眠、扩张血管、抗焦虑、抗抑郁等作用。

     茯苓、茯神:茯苓补脾健脾,茯神长于安神,二者合用补益心脾、宁心安神,有助生发,可以止梦安神,提高睡眠质量。

     灵芝:可取薄盖灵芝6克放入养生壶中煎煮,一般30~60分钟,能够补气安神健胃,改善全身状态,达到生发目的,而且口感较好,价格较低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临床部冯琳雯、陈霞指出,精神紧张可导致头发异常或过度脱落,生长缓慢,日常可通过按摩头部预防缓解脱发。

     拇指按压百会穴(头顶正中),力度适中;拇指先点揉左右神聪,再点揉前后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力度轻缓;中指点按太阳穴(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一横指),力度轻缓;拇指向上用力点按风府穴(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风池穴(枕骨下两条大筋外凹陷),力度适中;拇指点按角孙穴(折耳时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力度轻缓。

     压力大,睡不着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李艳介绍,日益增大的精神、生活压力给不少人带来了失眠问题,日常可选择一些食疗方安神助眠。

     酸枣仁茶:每日晚餐后取酸枣仁粉 15克,加水煮沸,放至适宜温度后代茶频饮,能够宁心柔肝安眠。

     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尤其适宜心肝阴虚所致的失眠,改善心烦失眠、惊悸多汗、头目眩晕、两肋胀闷、急躁易怒等症。

     百合地黄瘦肉汤:取生地、瘦肉洗净,切成小块,与干百合一同入锅,旺火煮沸后改文火煲至肉烂,加食盐调味即可,可以润肺清心助眠。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二者合用润肺清心、凉血清热,适合心肺阴虚的失眠人群,可改善虚烦惊悸、精神恍惚、失眠多梦、饮食行为失调、口苦、小便短赤等症。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小麦粳米大枣粥:将小麦、粳米淘净,与大枣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同煮成粥,有助健脾益气安神。

     小麦养心除烦,粳米补气生津、健脾止泻,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三者搭配适合心脾两虚的失眠人群,缓解心慌、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疲倦乏力等症。湿盛、食积、痰热者不宜多服。

     压力大,排便难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中医师张伦表示,愉快放松的状态有助于消化、吸收、排泄功能的调整,促进新陈代谢旺盛;如果工作生活负荷重、压力大,可能引起便秘,推荐几道调理食疗。

     黄芪玉竹煲兔肉:取黄芪30克、玉竹30克、兔肉适量,加水煲制,加盐调味服食,能够补中益气、养阴润燥,适合排便无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等气虚便秘者。

     首乌红枣粥:取何首乌30克水煎取汁,加入粳米60克、红枣10枚共煮成粥,粥成时调入适量冰糖,溶化后服食,适合有大便干燥、排出困难、面唇色白、心慌失眠、手足麻木等症的便秘人群。

     鸡薯羹:取鸡矢藤15~30克、白心番薯200克(切细)加水煎煮,调入适量片糖服用。鸡矢藤具有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的功效,白心番薯纤维含量更高,二者搭配有助通便。

     针灸临床部魏洪苗、罗笑琳:居家治疗便秘可选择简单的腹部推拿,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

     仰卧时:右手或双手交叠按于腹部,顺时针摩腹3~5分钟;顺时针按揉天枢穴(肚脐旁开2寸)1分钟;双手交叠,掌心紧贴中脘穴(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按揉1分钟;两手掌根自上而下推身体两侧肋部1分钟;按揉关元穴(肚脐下3寸)1分钟;两手同时提拿腹部肌肉1分钟。

     坐位时:两手掌根自上而下推擦腰骶部数次,直至发热;两手叉腰,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第2腰椎旁开1.5寸)按揉1分钟;按揉左右合谷穴(第1、2掌骨之间)、支沟穴(腕背横纹上3寸,两骨之间)各1分钟;按揉左右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横指)、三阴交穴(内踝尖上四横指)各1分钟,以酸胀为度。

     压力大,偏头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陈波燕表示,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大,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反复偏头痛,或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头皮触痛、全身不适等症。推荐几个穴位,坚持按揉有助缓解偏头痛。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一横指的凹陷处,常用于治疗头痛、偏头痛等病症。坐位时,将手掌搓热贴于太阳穴,稍用力顺、逆时针各转揉10~20次,也可稍用力转揉(顺逆相同次数),微感疼痛为宜。

     翳风穴:位于耳垂后,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偏头痛发作常与胆经、三焦经的堵塞、气血不通畅有关,此两经从头部侧面循行而过,用双手拇指或食指缓缓用力按压此穴,持续数秒再放手,反复操作,也可轻柔缓慢转揉此穴。

     风池穴:位于枕骨下,两条大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颈项强痛等病症。坐位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食指、中指并拢点揉此穴 3~5分钟,缓解偏头痛效果显著。

     角孙穴:位于折耳时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可以清热消肿、散风止痛,常用于治疗偏头痛,按揉此穴2~3分钟,力度可稍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压力大,伤脾胃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黄穗平介绍,平时生活工作压力大,熬夜过劳,用脑过度,饮食不节,容易损伤脾胃,出现腹胀腹痛、嗳气泛酸、食量减少、大便异常等症状,不妨试试几个补救方法。

     熬夜前喝热粥:熬夜之前要准时吃饭,最好是一碗热粥,可以益气养胃、暖胃避寒。胃酸多者尽量不吃难消化的食物,以免肠胃负担过重。

     午时闭目养神:午时是一天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小憩一会儿有利于养阳气,即使不能躺下休息也可闭目养神,30~60分钟适宜,不宜太久。

     保持平稳心态:不良心态对于健康的影响更甚于熬夜本身,遇到压力大、加班熬夜等情况要避免生气烦躁。

     中药膳食调理:取小米50克、枸杞20粒(洗净温水浸泡)、山药半根(削皮切块,清水浸泡)一同下入沸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熬20分钟,关火稍焖即可,能够健脾养肝、滋肾益精,适合经常熬夜、疲倦口干、饥不欲食、眼涩脱发者。

     取虫草花20克(冲洗浸泡 5分钟)、芡实30克、蜜枣2颗、干贝15克、玉米1根(切小块)、猪骨400克(冷水焯去血沫)、姜片5克一同入锅,加水2升,大火烧开转小火煲煮1小时,最后放入枸杞5克,加盐调味,可以润肺健脾、养肝固肾,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更多健康信息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编辑:李益萌 王楠

     审稿:杨小明

     更多精彩文章:

     别让器官提早衰老,一定拒绝这10个习惯!别等坏了才想起要保养!

     多地公布疫情源头!涉自驾游、KTV聚集……多地重启核酸检测

     多地调整核酸检测或取消查验核酸,暑假能顺利出游吗?

     一天半接诊7例心梗!医生:他们都有这几个共同特点!

     白岩松每周跑步5天!他说:越自律越自由!

     本文首发于2022-07-13健康时报《压力大中医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