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增1例新冠确诊病例,发布会上为他的做法点赞!
2022/8/2 17:08:06 健康时报

    

     健康时报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7月31日,北京市海淀区疾控中心通报,北京市海淀区一社会面核酸检测点发现一管“10混1”混采初筛阳性。其中1人单采核酸结果阳性,已转运至定点医院,其余9人单采核酸结果均为阴性。

    北京新增1例病例,发布会上为他的做法点赞!8月1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7月31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该感染者通过社会面核酸筛查发现,现住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街道鲁园上河村三区。7月20日入境,在京外完成集中隔离后,7月30日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G10次列车抵京,抵京后进行核酸检测,7月31日报告结果为阳性,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表示,感染者为境外回国人员,在京外完成集中隔离后抵京,抵京后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并由家人自驾车点对点接回家,回家后与其同住人员均居家未外出,为及早发现疫情、减少社会面传播风险赢得了宝贵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为这位有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防护意识的市民点赞!北京疾控倡导京外结束集中隔离人员抵京后第一时间主动进行核酸检测,科学佩戴口罩,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尽可能减少与他人接触。

    浙江温州此前一个感染者的做法,让全家避免感染!“如果我没有警惕心,真不敢想象后面会发生什么。”3月17日温州日报报道了一个“特别”的案例,这位感染者因为自己的3个做法,让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家人都避免了被感染!1. 正确做法一:关注健康状况、时刻保持警惕之心浙江省温州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蒋贤高在温州日报采访中介绍,浙江温州鹿城疫情“病例1”出现症状时,症状并不典型。发烧37.5度左右,偶尔有咳嗽,有点乏力。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跟平时普通感冒差不多,甚至症状还轻一些。”不过,该病例出现症状的时候,刚好在浙江温州苍南疫情之后。当时,有报道快递传播疫情,她想到自己也拆过包裹,立马警惕起来。2. 正确做法二:感觉不适,戴好口罩与家人保持距离3月8日,这位女士感觉身体不适,当晚她并没有回家吃饭,而是在自己店里吃了饭后回家。除吃饭外,她全程佩戴着口罩。丈夫和孩子则在长辈家吃饭。当她回到家已是晚上八九点,睡觉时她也没有摘掉口罩,而且适当与丈夫和孩子保持距离。3. 正确做法三:出现不适,及时就医、不拖延第二天,她又出现低烧,于是她立即就医。“戴口罩而且及时就医,就是因为这两个动作,该病例的家人最终没有被传染。”蒋贤高说,在防疫中,人们自身的防护意识非常重要,可以说,每个人的意识到位与否决定了病毒能够传播多广。

    健康时报 曹子豪摄

    

    有危险因素且出现十大症状请立即检测!从几起案例来看,早发现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关键。如何做到早发现?疫情防控专家认为,应提高警惕,出现不适,首先考虑一下最近是不是接触过哪些危险因素,有“十大症状”的,立即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就医检测。1.发烧

     2.干咳

     3.乏力

     4.鼻塞

     5.流鼻涕

     6.咽痛

     7.嗅觉味觉减退

     8.腹泻

     9.肌肉酸痛

     10.结膜炎
危险因素有哪些?包括和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在密闭的空间里聚集或者接收过来自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快递等。从当前情况来看,感染奥密克戎后,潜伏期一般为3-5天,隐蔽性很强,多数患者症状不典型。但是如果大家忽视了没有及时检测发现,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般2、3天传染的人数就会成倍增加,而且最先被传染的都是和自己密切接触的家人及亲戚朋友。保护家人和孩子,要从提高健康意识做起。一旦有不适,在当前特殊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就医检测核酸,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更多疫情最新信息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更多精彩文章:

     长寿的百岁老人平时都爱吃什么,做什么?结果值得参考!

     “超长版”三伏天来了!牢记“三防四补五禁忌”,否则留下一身病!

     19岁男生运动后猛喝冷饮心梗去世!夏天最要命的5条血泪教训,别再犯了!

     著名演员安亚平因喉癌去世,年仅57岁,他演的马超、魏东亭深入人心!

     本文综合自:

     ①2022-08-01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②2022-03-17健康温州《出现低烧咳嗽 第一时间戴好口罩就医!专家:就是这两个动作保护了家人不受感染》编辑:鲁 洋

     审稿:杨小明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