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8大误区,很多人被误导了!
2022/9/19 21:25:58 健康时报

    

     健康时报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2022年8月,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声明称,关于肥胖悖论、代谢正常的肥胖或体重正常的肥胖,我们或多或少存在认识误区。

    健康时报 图

     1. 肥胖是富态?错!是慢性疾病!生活中,很多人将“肥胖”当作一种生活条件好、富态的表现,甚至把“胖”当成一种“可爱”。世界肥胖联盟将肥胖视为慢性病,世界心脏联盟将它视为慢性状态。声明指出,肥胖有三大特性:复发性、进展性和异质性。研究分析显示,肥胖与心血管病死亡、主动脉瓣疾病、心力衰竭(心衰)、深静脉血栓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和心房颤动等多种疾病有关。2. 体重正常就不胖?也可能肥胖!过去很多人认为自己胖不胖,去称一下体重就好,或者简单地算一下体重指数(BMI)就行。但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的声明中却指出,体重正常、体重指数正常的人,也可能是肥胖!比如有些人体重正常,但仍可能存在肌肉质量减少、脂肪占比增加的肌少症,但仍可能被认为是体重指数正常。若同时存在腹型肥胖,心血管病风险更高。腰围和腰臀比是脂肪分布和中心性肥胖的更好预测指标,与病态肥胖关系更密切。3. 肥胖的人活得更长?不存在!“胖子可能活得更久”“肥胖可能让人更加长寿”,这些言论并不是荒诞可笑的玩笑话,而是大名鼎鼎的“肥胖悖论”!有很多研究显示,肥胖的人反而死亡率更低!这是因为低体重者或体重逐渐减轻者死亡率更高,这可能是由于吸烟、慢性病、肺病、癌症等疾病等混杂因素,让患者体重减轻。所以,肥胖的人反而死亡率更低?活得更长?不存在!4. 肥胖但身体代谢却健康?错!很多人虽然处于肥胖状态,但却没有给他带来其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于是便将这种肥胖称为“代谢正常的肥胖”,或者是“代谢正常健康肥胖”。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声明称,代谢正常的肥胖,纯属误导!代谢健康肥胖是指体重指数>30,但无心脏代谢异常。基于大量研究,与瘦人相比,这些人会更快地出现心血管危险因素。5. 肥胖是吃得多动得少?错!很多人肥胖,仅仅是认为自己是因为“吃得多,动得少”,于是节食、运动,但往往没有什么效果。世界心脏联盟和世界肥胖联盟联合发布声明指出,很多肥胖还和激素分泌异常性或其他疾病有关。声明指出,激素分泌异常性疾病经常与肥胖同时存在,并与心血管风险相关。50%~8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患有肥胖症,其中30%~35%患有糖耐量受损,高达95%的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这无疑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风险。6. 肥胖不会直接导致心血管病?错!以往认为,肥胖通过其他危险因素或其他慢性病间接增加心血管病死亡,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超重和肥胖可直接增加心血管病死亡。肥胖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和血栓栓塞疾病,也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比如,超重/肥胖人群的总血容量和心排血量较高,导致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7. 肥胖并不会影响心脏健康?错!《声明》强调尤其要关注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冠心病。肥胖与心衰之间存在明确的关系。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常见原因。大约70%~80%的冠心病患者超重/肥胖,冠心病患者通常有多种肥胖相关的共病和不良并发症(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8. 减肥手术降低不了并发症风险?错!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健康饮食、常规有氧运动和阻力性运动)会带来适度的体重减轻和长期的心血管益处。药物治疗方案对部分人群有益处。减肥手术已被证明能促进体重减轻,降低总体心血管病风险,严重肥胖的人可考虑减肥手术。更多最新健康信息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更多精彩文章:

     女子10年间查出三种癌,如今恢复正常生活!关键在于这一点!

     身体好不好?试试这几个健康自测法,很多人都做不到!

     肿瘤医生提醒:这个体检项目不建议普通人轻易做

     科学家研究了60万人发现:这种血型中风风险最高!哪种血型不易患病、最长寿?

     参考资料:

     ①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chanistic insight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A joint position paper by the World Heart Federation and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Eur J Prev Cardiol. 2022 Aug 25.

     编辑:鲁 洋

     审稿:杨小明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