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男演员肺癌晚期:从不抽烟,妈妈也因肺癌去世
2023/3/10 21:23:18 健康时报

    

     健康时报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3月10日,“26岁男演员蒋智豪肺癌晚期”的消息登上热搜。3月10日蒋智豪发微博表示自己消失的这段时间里,一直没有闲着,在努力地和病魔作斗争。

    

     蒋智豪说,“这个病让我最爱的妈妈在6年前离开了我,没想到这么快到我自己身上了。”“我不抽烟,但是却在26岁的年纪要和他去抗争,我真的很辛苦。”

     从他在微博上晒出的2022年8月的病例单上看,癌细胞已经大面积扩散转移。

    

     不吸烟为什么也得肺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峻岭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事实上,肺癌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抽烟虽然是造成肺癌的“头号杀手”,但是一些次要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我们的环境中会有一些致癌因素,如果一些致癌因素导致了我们的基因突变,肺癌就发生了。即使没有主动吸烟,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的环境之中也十分危险。

     虽然肺癌整体上还是“钟情”中老年人,但近年来肺癌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熬夜、加班导致身体过劳,在劳累情况下身体抵抗力会变差,自身对于致癌因素的免疫力变弱,这么一来就加大患上肺癌的概率。

     不吸烟的肺癌逐渐增多,环境、饮食、遗传因素都与肺癌有关。

     有家族史的人是高危人群,一定要做好筛查

     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给出了肺癌的筛查和预防建议。

     【肺癌高危人群】

     年龄> 40岁,合并以下1种或多种危险因素者:

     1、吸烟≥20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

     2、被动吸烟;

     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有恶性肿瘤病史(淋巴瘤、头颈部癌症或与吸烟有关的癌症);

     5、有家族史:一级亲属罹患肺癌;

     6、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肺癌筛查建议】

     1、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做低剂量螺旋 CT筛查。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CT检查。

     2、若检出肺结节,根据结节影像特征及大小,如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胸部CT平扫或增强来复查。③④

     肺癌的发病有迹可循

     北京胸科医院综合科副主任医师鲁葆华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临床中5%~15%已经确诊肺癌的患者,在诊断明确时也没有症状。若出现干咳、血丝痰和胸痛一下子能联想到肺癌,但还有一些容易忽视的症状。

     1. 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是肺癌转移到纵隔淋巴结侵犯喉返神经引起的,在心脏旁边,纵隔内有控制声带的神经,叫喉返神经,肺癌转移到喉返神经周围的淋巴结后,这个神经被压迫或侵犯,我们就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

     2. 腰痛、脊柱疼痛

     当肺癌发生骨转移最常见的就是脊柱,因此出现腰痛或胸背痛并且有固定压痛点时,及时就诊。

     3. 肺性骨关节病

     这不是肺癌所特有的,但在肺癌患者中很常见,表现为:手指或者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手指末端看起来像鼓槌。

     4. 体重下降

     恶性肿瘤、甲亢也会出现体重下降。因此,若没有刻意减肥却出现体重短时间明显下降要提高警惕。

     更多健康新闻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更多精彩文章:“阳康”后出现肺结节?医生:不要过于害怕!

     “阳康”后养肺很关键,这6个伤肺行为别再做了!兔年记住8句不生病的健康秘笈,让你身体轻盈如兔!至今还没“阳过”的人,真的是“天选之人”?他们的经历给出答案——

     本文综合自:

     ① 2017-10-17 健康时报《得癌症的为什么偏偏是我?》

     ② 2016-01-25 健康时报《45岁以上做个肺癌筛查》

     ③ 2022-05上海市抗癌协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

     ④ 2020-10-23健康时报《北京胸科医院:肺癌早筛早诊门诊开诊》

     ⑤ 2018-11-16 健康时报《当心肺癌 不典型症状》

     编辑:任 璇

     审稿:杨小明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