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月之恒
2018/3/31 健康文摘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日之升”,这个成语用来祝愿成功人士像冉冉上升的太阳一样前途光明,不断进步,很多人都知道,但鲜有人知道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天保》,更不一定知道在这句前面,还有一句“如月之恒”。全句为:“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这是远古人们用来祝寿之辞,比喻像太阳一样久远不落,像月亮一样每天升起,寿比南山,茂如松柏。“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让我们读到一个完美人生的准确表述。
升,无疑是所有人在社会立足最祈求的事情。升,意味着人生价值得到实现,待遇得到改善,地位得到提高,事业得到成功。多少回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多少回日耕夜读、朝勤晚劳;多少回苦辛相伴、坎坷相随,都无非为了“升”。尽管不同的人,对“升”的尺度和内涵要求不同,但都共同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取向和努力的精神。只有那些妄自菲薄、不思进取或者怕苦畏难、懒惰消极的人才不会也不敢想这个字。
正如“日”“月”互为转换互为依存一样,“升”“恒”也是相依相伴的。
“恒”,一曰恒久。《诗经·小雅·天保》说的“如月之恒”,本意为上弦月渐趋盈满、弦望有常,通“亘”。从“二”“月”,“二”代表天地,月即月亮,合起来表示月悬于天地,意指绵延、持久、永远。“升”离不开“恒”。恒久是升迁的真谛。川流不息万和不止,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成功;昙花一现流星一闪,再显赫的“升”也没有什么意义。生活中不乏其例:有的人不顾体力能力的条件许可而拼尽生命之火,有的人不能守心如玉迷失利禄之间而堕入深渊,有的人获得一时的成功便沾沾自喜停步不前回复平庸……不能做到持久、达到永远,只能是半途而废。
“恒”,二曰恒心。孟子说:“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有恒心,指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持久不变的意志,和坚持达到目的的决心。人一生要走的路很漫长很曲折,布满荆棘乱石。每上一个小小的阶梯,也得付出非常大的努力,经受非常大的努力。没有足够的恒心,几十年如一日的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奋斗,想侈谈“如日之升”是十分可笑的。
“恒”,三曰恒常。恒常有经常、常常和平常之意。“如月之恒”,人们应该持一种经常性的人本状态,时时保存平和心、平常心。即使“如日之升”,也不要忘记自己是人而不是日。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上升时不要不可一世,下跌时也不必妄自菲薄。与灿烂耀目的太阳不同,月总像一个披着面纱的少女,给人平和、阴柔、亲切之感,时弦时满、如舟如盘,又展现着灵巧变化的魅力。
我国有一座著名的山,是以“恒”字命名,叫作北岳恒山。相传西汉时因和皇帝刘恒同名,为避讳曾改为“常山”,以后才改回恒山。山上的北岳行宫有一对名联,又恰恰与月亮有关:“悬空便欲乘云去,临水方知得月先。”

摘编自《广州日报》作者:曹南才
编辑:王千惠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文摘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