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们都不听我的了?”
2022/3/17 老年健康报

    

     案例

     刘女士今年70多岁,住在大女儿家。刘女士是家中老大,弟弟妹妹多。以往逢年过节,她都会邀请弟弟妹妹们来家里聚聚。每次都是刘女士亲自掌勺,大女儿打下手。听话、孝顺的大女儿总是竭尽全力,忙前忙后。每一次,刘女士总是心满意足,却不知道女儿每回都被折腾得苦不堪言。

     今年过完春节,身心疲惫的大女儿郑重地跟刘女士提出“以后过节不出手”,让刘女士很不高兴。刘女士看到上大学的外孙放假回家后,总是晚上熬夜,白天不起,便忍不住说了外孙两句,没想到外孙不但不听,还振振有词。刘女士感到很伤心:“小孩不就应该早睡早起吗?作为老大,不就应该照顾好弟弟妹妹吗?为啥他们都不听我的了?”

    

     01

     苦恼来源于“应该思维”

     广西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心理学博士杨新国教授表示,刘女士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孩子们不符合她认为“应该”的样子。刘女士的苦恼来源于头脑中的“应该思维”。“应该思维”一旦上了头,人很容易陷入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里。一想到大女儿和外孙不符合自己心目中的要求,刘女士就忍不住去说,想把他们捏成“应该”的样子,可对方不是橡皮泥,并不乐意配合。于是,她陷入了焦虑和愤怒中。

     02

     “我就是这样的”背后的真相

     杨新国教授表示,当他问刘女士:“您的大女儿为你们这个大家庭付出的已经够多了,您为什么还要责备她呢?”

     刘女士不假思索地回答:“她是老大,就应该这样,我就是这样的啊!”

     “我就是这样的”一下子揭开了背后的真相:想要改造别人,是因为想要改变自己;无法接纳别人,是因为无法接纳自己。其实,问题出在刘女士自己身上。

     刘女士的心里有一个“应该自我”:我应该不怕累,我应该更努力,我应该做得更好。但她也会有做不到的时候,当被“应该”逼得焦虑时,她便把注意力转移到身边亲近的人身上,希望把对方改造成“应该”的样子,以缓解自身焦虑。

     可是,改造别人,就能让自己不再焦虑吗?很遗憾,不仅不能,还会带来不少痛苦。

     刘女士心疼外孙的心我们能够理解,但她不能把内心的期望当作“应该”。毕竟孩子已经成年了,有自己的生活。“其实,一个人如果有想要改变别人的想法,那他(她)就错了。亲人之间不仅要相亲相爱,还要彼此保持一定的边界。”杨新国教授说。

     作者:吕若琦

     审核:王俊聪

     策划:王俊聪

     编辑:陆奕敏 王千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2DO0I57S】获取授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老年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