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脑卒中当成中暑
2022/8/2 15:01:38 老年健康报

    

    

     随着气温上升,脑卒中也进入了高发期。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灏提醒公众,千万不要把脑卒中当成中暑。一旦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利、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及时就医,切勿延误治疗时机。

     典型案例

     邵先生(化名)是一名建筑工人,长期在工地工作。这一天气温很高,他在结束工作后便感觉头晕不适,以为是中暑了,但休息后也没有缓解。过了几天,邵先生的不适感越发明显。到了第六天,同事发现他走路时右腿一拖一拖的,于是劝他休息一会儿。邵先生在一旁坐下,想抽支烟缓一缓,没想到,他的右半边身体忽然没了力气。

     邵先生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城北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灏发现,此时的邵先生已经出现口角歪斜、肢体无力等典型的中风症状;再加上他有近10多年的烟酒史,高度怀疑其发生了脑卒中。多项检查也证实,邵先生存在左侧枕叶、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急性梗死灶。张灏将邵先生收治入院,予以抗血小板聚集、他汀降脂等治疗后,邵先生明显好转,近期顺利出院。

     为何夏季更易发生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炎热的天气会增加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据介绍,近一个月以来,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因脑血管意外到急诊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张灏解释,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人体暴露于高温环境中时,需要通过出汗来增加热量扩散,这可能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扩张,会造成大脑血流减少。张灏提醒,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在夏季更要当心。

    

     第二,夏季,为了降温,很多家庭都会使用空调。当人们从温度较高的室外突然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间时,人体血管会迅速大面积收缩,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因而容易诱发脑卒中。

     第三,在夏季,人们更有可能发生“心理中暑”。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对人体的影响明显增强,人们可出现心烦气躁的情况,而情绪的异常波动也会传导至神经系统,影响血压水平,诱发出血性脑卒中或缺血性脑卒中。

     预防脑卒中要做好这几点

     张灏表示,夏季做好以下几点,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几率。

     1.天热出汗多,大家应注意防暑并养成及时补充水分的习惯。成年人每日水的摄入量为1500~2000毫升(不包括食物中的水分),建议喝白开水而不是饮料。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往往更高,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2.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脑卒中风险。运动应注意避开高温时段,可在清晨、傍晚等天气凉爽的时段进行。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合理控制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量力而行。

     3.日常饮食应避免高油、高糖、高淀粉的食物,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粗粮在饮食中的比例,既能补充营养,又能避免血糖升高过快。

     4.睡眠不佳或过度劳累会增加脑卒中风险。因此,大家应保证充足睡眠,一般7~9小时较为合适;白天可适当午休,但午觉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

     5.在夏季,大家要注意调整好情绪,避免情绪激动,以防血压波动过大。

     6.正在服用降血压、降血糖和控制血脂等药物的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感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作者:王文婷

     审核:王俊聪

     策划:王俊聪

     编辑:王千惠 尤颖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老年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