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幸福生活丨三代教书人
2022/10/15 8:00:00 老年健康报

    

     从小父亲就常对我们说:“国家发展,教育为先。教育发展,首在教师。”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们一家三代人,先后做了教师。艰难时世不忘播撒爱国的种子

    

     父亲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典型的老一代知识分子。父亲曾身处艰难时世。当时,他一介书生,心系家国,投身教育,深入乡村,以笔为武器,办夜校,开扫盲班,教乡民们识字,启发民智,唤醒民众。上课之余,他走上田间地头,给乡民们说书、讲故事,在大家心中播撒忠贞爱国的种子,传播救国救民的理念。新中国刚成立时,许多人不识字。父亲便回到家乡,办起了学校。他用砖头将几块长长的木板垫起,制成了简易的课桌;父亲又让母亲用蒲草编了几个草墩子当座椅。一二三年级一个班,四五六年级一个班,父亲一个人教两个班,虽然每天废寝忘食地工作,但他却乐此不疲。时光荏苒学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家恢复高考,我报考师范院校,也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家乡的学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敞明亮的教室中,整齐地摆放着桌椅,实验室、操场成了“标配”。我大学毕业那年,父亲说家乡的教育需要专业的老师,希望我可以回家乡任教。于是,我子承父业,回到家乡,开始在初中教语文。

     父亲常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老师要自信、优雅、阳光、敬业、专心、专注,不慕荣华,不羡富贵,踏踏实实做学问,认认真真教学生!”多年来,我牢记父亲的教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如今,我的学生已经遍布各行各业,逢年过节,学生们相约来看我。那一张张笑脸,令我想起当年,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未来可期踌躇满志开启育人之路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人们来到新时代。

     近几年,我的家乡变化很大。新时代为我的家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那里设立了河北雄安新区,一座座现代化教学楼拔地而起。那里有一流的设施、科学的管理,还需要专业的人才。雄安新区面向全国招聘老师,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大学毕业的女儿第一时间报名,并荣幸地成为雄安新区的一名教师。生逢新时代,风华正茂的女儿踌躇满志地开始了自己的教师之路。提起如今的教学环境,女儿一连用了六个词:绿色、智慧、文明、和谐、开放、包容。我们一家三代人,携手并肩,献身教坛,“同心共筑教育梦”。

     作者:管艳艳

     编辑:尤颖康审核:王俊聪策划:王俊聪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老年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