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 支付方式“变奏曲”
2022/11/4 10:00:00 老年健康报

    

    

     上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外出郊游。出发前,先生提醒我再检查一下“身、手、钥、钱”,即出门必带“四件宝”:身份证、手机、钥匙、现金。

     我回答:“都带齐了,放心吧!”女儿在一旁笑道:“现在已经是手机扫码支付的时代了,哪用得着带现金?”

     先生反驳道:“以备不时之需!”

     傍晚我们回到家,果真如女儿所言,现金原封不动地“躺”在钱包中,并无用武之地。我不由得想起了以前购物支付的方式。

     我经历了凭票供应的时代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当时,几乎所有商品都要凭票供应,如粮票、肉票、布票等。“票”是按家庭或家中人数定期发放的,我们家习惯将布票攒到年底再用,由于票少人多,爸爸妈妈往往几年也穿不上一件新衣服,我们兄妹三人则是每年轮流做新衣,妈妈总会让裁缝把我们的新衣服做大一号,这样一件衣服就能穿上两三年。

     信用卡走进了我的生活

     我们长大后,去外地念书。每次临行前的晚上,妈妈总会在我们的裤腰里缝个口袋,再将学费缝入其中,生怕途中有个闪失。

     现金支付的方式陪伴了我20多年的时间。直到1991年,我认识了一个从事金融工作的小伙子,开始和他谈恋爱。那天,我和他逛商场,他掏出信用卡刷卡消费,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购物还可以“先透支,再还款”。后来,婚前我们去上海购买结婚用品,他说:“我们买东西就刷我的信用卡,少带些现金,安全些。”在商场,我们看中了一套西装和一套裙子,用信用卡付款时,收费员告知我们休息日不能刷信用卡,可我们身上的现金又没带够。无奈之下,他只好找朋友借钱,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手机支付带来巨大改变

     近十年来,支付方式的变化是巨大的。女儿去外地上大学,我们把学费打在她的银行卡里,她报到时,在校园收费处刷一下pos机就行了。后来,随着手机支付的出现,女儿每月的生活费,我们以微信、支付宝或是手机银行转账的方式转给她,非常方便。

     如今,人们在手机上可以轻松购买火车票;在网上下单,心仪的商品就能送货上门……女儿的“无现金”生活也引起了八旬婆婆的好奇。前不久,婆婆第一次在超市使用手机付款购得水果时,风趣地说道:“太神奇了,我这钱包也该‘下岗’了!”

     支付方式从“凭票供应”到“手机支付”,体现的是人民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的是人们的消费观点和消费方式,提高的是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作者:王阿丽编辑:尤颖康 王千惠审核:王俊聪策划:王俊聪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老年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