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惯坏的北方人,在南方撑不过三秒!
2023/1/19 18:02:00 网易健康

    

     本文经授权转自

     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

     岁末来临,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降温,“到底是北极冷,还是我在的城市更冷”,成了年轻人频繁提及的话题。

     寒风刺骨之时,总有一个话题会重返热搜,频率之高堪比“豆腐脑是甜的好还是咸的好”:

     暖气,一种让北方人直呼快乐,让南方人心情复杂的东西。

     因为有了暖气,北方室内不再寒冷,但南方的朋友们,却每天躲在厚睡衣电暖炉暖脚器烘焙机电热毯……的旁边,瑟瑟发抖。

     南北的悲欢并不相通。

     北方人此时看着这篇文章露出了“意满离”的笑容,暗暗心想“暖气的快乐你们想象不到”。

     而南方人则只能对着屏幕干哭:为什么南方没有暖气啊!

    

    北方暖气,太招人稀罕了吧


     有暖气有多爽?

     人上不上瘾不清楚,反正家里养的猫是上瘾了。

    

    瞅瞅这眼神,不就是暖气片旁边的我吗?/图源:微博@喜脉洗脉

     一般而言,北方大多数地区在11月中旬之前,便可以享受暖气的快乐。

     而更靠北的东北三省,甚至10月份就开始集中供暖,毕竟,有些地方10月份就已经开始下雪了。

     对于北方人来说,一年中最冷的季节非隆冬腊月,而是供暖的前一个月,和停暖的后一个月。

    

    图源:bilibili评论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一点,一千多年前的济南人李清照已经体会到了。

     而暖气片试水的汩汩水流声,就是北方人希望的曙光。

    

     常常逼近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冻着大鼻涕回到室内,立刻脱了外套在暖气上烤烤手,那滋味堪比成仙。

     而在冬天,抢占暖气片的使用权也常常是年轻人的必修课。

    

    考研期间,郑州一高校学生就纷纷占领暖气片/图源:梨视频

     撑个小马扎,在暖气片前背书,学习质量立刻高了不止一个维度。

     当然,除了取暖,还有更为进阶的用法。

     朴素的北方人往往深谙一物多用的道理,把暖气片当做天然的微波炉:

    

     水果太凉,暖一暖;

     鲜奶太冰,热一热;衣服洗完,烘一烘。

    

    图源:梨视频

     万物皆可烤,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甚至,有什么东西冻上了就放暖气片烤一烤,已经成为北方人的一种习惯。

     包括校园卡“冻结”了……

    

    把“万能暖气”传下去/图源:微博

     对于北方人来说,烘烤其实也算基本操作,还有更为进阶的用法,比如,加湿器。

     作为最古老的加湿方法,北方人至今仍然习惯接一盆水放在暖气片旁,利用升温蒸发的方法,给房间增湿。

    

    图源:微博

     如果暖气片旁正好有粗细合适的热水管道,那还可以……

     烫头,或者,DIY烫个刘海。

    

     也可以烫大波浪,这不比卷发棒来的效果强?

    

    /图源:微博@天秀bot

     当然,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谨慎实践。

     毕竟暖气片也有自己的弊端,虽然幸福,但也给北方人带来不少烦恼,最主要的就是:太热。

     冬天的室内,北方人大多是背心裤衩,纵使这般,还会觉得燥热不已。

    

     没办法,要么吃点雪糕,要么感慨一句:真想把北方的暖气给南方快递过去点。

    

     说到这里,北方朋友还往往要情不自禁,转头看看南方朋友:哟,您还搁这儿冻着呢?

     而南方朋友则会忍不住心中怒吼一句:我恨!

    

    南方也很冷,凭啥没有暖气?


     虽然地理课本上讲,作为亚热带气候的南方地区“冬季温暖湿润”。

     但只能说,这与实际的体感温度“是两码事”。

     一般而言,在气温低于8℃时,人体就会感觉寒冷,而大多南方地区,冬季气温都会低于8℃。

     再加上潮湿——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

     所以,网上一直流传一种说法:和北方不同,北方的冷是刺骨低温直接造成物理伤害,但是南方的冷,则是魔法伤害。

    

    图源:微博评论区

     诚然,-20℃~-30℃和0℃上下哪个更冷,答案不言而喻。

     但在南方,没有暖气的情况下,和穿着羽绒服待在室内相比,人们甚至更愿意待在室外。

    

     问就是真的有感到委屈

     本来天气就潮,室内相对闭塞,便更加潮湿,这使身体感觉更冷。

     在冬天,连成都企鹅馆的企鹅,都要靠着电暖炉取暖,不是说说而已。

    

    图源:微博@学生宣发大使

     每到冬天,南方人对暖气的的呼声便不绝于耳,但为什么南方没有暖气呢?

     事实上,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困难。

     严格来说,我国集中供暖的历史并不长。

     新中国成立后,仿照苏联模式,国家开始划定供暖区,规定“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少于90天的地区,应设置供暖设施,并宜采用集中供暖”。

     到了50年代,我国开始依照更详细的地理界限划分供暖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秦岭-淮河一线”

     在这一线之北,可以享受集中供暖,而以南地区就“没那么幸运了”。

     在那时,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农业生产与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点,所以这一条线的划分,更多是为了农作物种类与建筑样式参考。

    

    秦岭-淮河一线与4500℃积温线、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等相对重合,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参考 /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同时集中优势资源保证北方供暖,也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

     1957年,苏联援建的北京第一热电厂开始投入使用,这揭开了全国集中供暖的序幕。

     当时北方城市一边建设热电厂,一边铺设管道,一边建设楼房。

     发展到今天,北方城市大多拥有一套完善的管道入户系统,新楼房也大多自动跟进配套,供暖成本自然就相对不高。

    

    1958年8月成立了北京市煤气热力公司,供热管理部门为输配料和下设专门管理供热的热力队,1960年3月成立热力管理处主管供热工作。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管理城市供热的机构/图源:中国城镇供热协会

     但想要达到同样的条件,在南方无疑十分困难。

     如果要采取集中供暖,那等于南方大多数城市和大多数楼房,得重新开始铺设管道,并且改造管道入户设备,成本上就十分高昂。

     而且,即使有能力铺设集中供暖系统,南方集中供暖的难度也很大。

    

    南北地区集中供热面积对比 / 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

     先说说供暖系统运作的基本原理:

     热电厂或锅炉房,通过燃煤或燃气,产生蒸汽或高温水。

     这些热能将一级管网的水加热后,接着流向各地换热站,与二级管网的水进行热量置换。

     当达到适宜供暖的五六十度水温后,这些热水就被送到各家各户暖气片或地暖中。

    

    沈腾名场面“喝点儿暖气水吧”中的“暖气水”就是这么来的 / 2022年央视春晚

     整个过程,除了基础设施,至少还需要解决三大关键要素:燃烧的原料、运输的效率、管道的保养。

     先说原料,无论是煤炭还是天然气,这部分资源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

     北方占据中国约80%左右的煤炭,如果要向南方各城市大规模运输,其中消耗的成本难以估量。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 / 中国国家地理

     加上前几年燃煤产生的雾霾问题,在南方湿润的环境下,雾霾往往更加难以散去。

     所以,南方供暖不但需要考虑紧张的能源配给,还需要提前应对环境问题。

     还有运输效率方面。

     由于北方干燥,管道运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基本来自于热辐射,空气本身不会造成太多影响,通过加装一些外壳,就可以较大效率减少损耗。

     到了南方,情况就不一样了,简单概括:南方空气潮湿,暖气不光得加热空气,还得加热空气里的水蒸气。但水的比热容较大,想要达到同样的温度,潮湿空气要消耗的热量,比干燥空气高不少。

     这样一来,南方供暖的成本,反倒还要比北方增加一部分。

     同时,南方建筑墙体的厚度普遍比北方薄,更注重通风,保温效果差。暖气好不容易输送到室内,结果一看,很有可能暖了个寂寞。

    

    

     除此之外,管道保养也是一个大问题。南方持续低温时间比北方短,以东北地区为例,可能一次供暖就要供半年;

     而南方地区,可能需要供暖的时间只有两个月,甚至更短。

    

    南方的冷是“熬一熬就过去了”,北方的冷是“熬一熬就真过去了” / 微博评论区

     南方空气湿润,更容易导致管道生锈、腐蚀,维修、维护成本高,操作难。

     怎么看,都显然太不划算。

     实际上,2008年南方冻灾以来,暖气问题被反复提上日程。尤其是近几年,对南方供暖的呼声越来越大。

     只不过在种种困难下,供暖问题至今仍在改进和解决当中。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暖气的南方人,到底怎么过冬啊?

    

    南方人是怎么过冬的?

     尽管大面积集中供暖缺少统一操作的空间,但供暖并非完全不可能。

     小区域集中供暖,就是目前南方较为常用的一种供暖方式。

     比如,比如说长沙湘江新区的“集中供暖”,就以湘江水为能源,建设一批分布式能源站,解决区域供暖问题。

     此外,随着清洁能源的开发,南方供暖也逐渐变得更有希望。

     去年12月,中核集团秦山核电的核能供热示范工程(一期),就开始正式投运,“长期来看,核能供暖会比燃烧化石燃料更实惠。”

    

     浙江嘉兴海盐县的近4000户居民,都享受到了暖气的快乐,在南方也能感受暖气的快乐,不再只是想象/图源:金台资讯

     不过目前,这还仅适用于一些新开发的房产项目。短期内,那些没有同一铺设管道的房屋,仍旧无法尝到暖气的滋味。

     而这自然也难不倒对暖气向往已久的南方朋友,近年来,暖气片正成为消费潜力股。

     2019年,家用暖气片销量同比增长430%,而购买“主力军”正是上海、南京、武汉等南方城市。

    2020年时增长量仍有300%

     此外,常年经历风吹雨打,南方人早已研究出一些过冬神器,保证冬天平稳度过——

     每到冬天,湖北人民便会携带保暖、舒适、穿脱方便的“省鞋”申请出战。

    

     隔壁的湖南也不甘示弱,被称为湖南省“省服”的棉睡衣,几乎人手一件。

    

    图源:微博@三湘都市报

     小时候嫌它丑,现在恨不得把它焊死在身上。

     “只有穿上它,才知道什么叫温暖。”

    

    没穿过棉睡衣不叫南方人 / 抖音评论区

     跟省服、省鞋配套,烤火箱也是不少人家中常备的神器。

     将双脚放在烤火箱上,小被子一盖,赛神仙。

    

    “火笼子”虽好,但还是要注意人走电断、防止覆盖可燃物、正确使用/图源:微博@湖南消防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南方朋友也给出了最省事的方法:吃辣。

    

    


     或者干脆“靠一身浩然正气。

    

     不过,对于南方朋友而言,关于如何花样使用暖气、登上热搜的连招,可以练习起来了。

     至少就目前趋势看来,距离南方朋友喜提暖气、击败南方“魔法攻击系寒冷”的那一天,已经不太遥远了。

     [1]中国气象报:《南北供暖线从何而来?》,2017年12月15日

     [2] 每日经济新闻:《全国城市热力地图出炉,新一轮能源大考来了

     [3]人民网:《能源透视:居民供暖“高碳模式”面临挑战》

     [4] 中国经营报:《南方集体供暖,真的来了!暖气片销量暴增430%!500000000000元的市场,大机会将至?》

     [5] bilibili利利川:《都2020年了,南方人为啥还用不上暖气?【中国观察】》

     [6] 中国国家地理:《都快2023年了,南方怎么还没暖气?》

     本文转自网易文创旗下公众号“槽值”,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线上作者招募

    

     供稿内容

     聚焦老百姓身边的医疗健康类消费黑幕,小到一副口罩,大到干细胞治疗。挖掘真相,并给老百姓以理性消费建议。

     工作要求

     1、写作能力。文笔流畅,希望你可以按照内容定位独立寻找选题、挖掘真相、采编素材及撰写稿件。

     2、搜索分析能力。习惯用Google进行搜索,能在互联网各个角落里找到所需资料。

     3、事实核查能力。对信息持质疑态度,稿件中的各种信息能经得起核对。

     4、有责任心。能在给定的截稿日期前提供符合要求的稿件,不拖稿。

     5、有新媒体撰稿经验的优先;受过新闻学、健康传播学、财经学、医学等相关专业训练者优先;表达能力强,能驾驭各种文案风格者加分。

     稿费及福利

     行业内领先的稿酬水平。稿费千字300元-800元起,爆款奖励丰厚。

     源源不断的成就感,个人价值的绝佳实现机会。

     应聘方式

     请将你的文字作品和简历发送到 yjwsbaoliao@163.com,邮件主题格式为“应聘线上内容作者-名字”。

    

    

     扫码关注我们

     网易健康的ID:jkyoutaidu

     网易新闻 | 健康频道出品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网易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