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不能喝水?术后要忍痛?…这些观念OUT了!
2017/8/1 健康养生
有过普外科手术体验的小伙伴都知道
最受罪的时候不是手术时
而是手术前不能吃、不能喝
手术结束后疼痛难忍
想用止痛药又怕依赖、上瘾
其实
这些观念都已经out啦!

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
术前忍渴、术后忍痛等都已成为历史
手术康复速度大大加快
住院时间也大为缩短
患者不用再受罪啦

今天广仔就请来了这方面的专家
讲讲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带来的变化
▼

陈创奇
· 首届南方国际加速康复外科大会执行主席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教授
· 擅长胃肠道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胃肠间质瘤、腹外疝、肛瘘和痔疮等多种疾病的诊治。采用快速康复外科和微创外科的理念,指导临床并促进病人快速康复。
1.手术前不用再忍渴
在过去,手术前一晚开始患者就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有时手术由于种种原因,推迟到第二天下午才进行,患者饥渴难耐,非常辛苦。
陈创奇教授解释,之前不允许患者喝水,是担心麻醉手术时患者发生误吸,有引起窒息的危险。后来的研究发现,患者术前喝适量的水并不会增加误吸风险。
所以现在的做法是:手术前当天晚上可以喝800毫升的糖水,手术当天早上手术前的两小时可以喝400毫升的糖水,既可以保证麻醉安全性,也可以让患者不饿着肚子口干舌燥的做手术,减轻患者的焦虑感。
2.术后无需忍痛
在过去,如果你手术后喊疼,得到的回答通常是:做完手术哪有不痛的?而且反复打吗啡或杜冷丁药物,有成瘾的副作用,忍忍吧!
但现在却不需要忍痛了。这里面有观念变化,也有药品变化的原因。陈创奇教授解释,在过去,医生们普遍认为手术后若完全止痛有可能会掩盖病情,但是现在有很多措施来监测患者的手术情况,无需让患者付出“忍痛”的代价。
另外,在过去麻醉药品的选择有限,普遍有明显的副作用,甚至还可能上瘾。而现在止痛药品及止痛方式的选择则多了许多。对于大手术,加上静脉或者硬膜外持续或患者自控式镇痛泵,几乎能让患者达到术后轻度甚至无痛程度。
3.手术前不用反复灌肠
做过普外科手术的人都知道,为了让手术时消化道尽可能“清洁”,术前准备则非常辛苦,不仅要吃泻药、吃抗生素,还要反复灌肠,有的患者手术前需要灌肠十几次。
陈创奇教授解释,这个观点已经发生了改变。研究发现,肠道不完全干净,并不会影响手术创口的愈合,因此现在手术前患者只需服用泻药即可,不再需要反复灌肠。
4.不再苦等第一次“放屁”
放屁这个再平常不过的事,对于普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来说却是“头等大事”,在过去,患者们要一直等到手术后第一次放屁后才能开始进食。
陈创奇教授解释,这是因为医生一直认为放屁是胃肠功能恢复的标志,在此之前进食可能会引起腹胀,影响愈合。但是现在的研究发现,其实肠道功能在手术后几小时就开始恢复了。
因此现在患者术后不用再等排气排便后才进食,术后6小时后就可以喝少量的水或碳水化合物,术后第一天即可以喝没有渣的粥水、米糊等流质,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健康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