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按这九个穴,想不长寿都很难!
2016/9/27 健康养生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据著名医典《黄帝内经》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出名”,人体经脉上有361个穴位,如果再加上经脉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个。而《生命时报》综合权威中医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便于记忆的9个养生要穴。别看这些穴位不起眼,平时多按揉几下,能有强身健体、祛病养生的神奇功效。

风池穴
位置: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即: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可以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改善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治疗失眠、落枕等。

中脘穴
位置: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也就是人体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作用:中脘穴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便秘、呕吐等,此外,对一般胃病也很有效。胃不好的可以常按中脘穴,按压时会有酸痛感。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

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又称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作用: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等均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
合谷还是一个急救穴。如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持续2~3分钟,晕厥一般可缓解。
合谷为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可 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作用:肩井穴能够缓解颈部僵硬,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之效。用中指按住对侧的肩井穴,并转动与肩井穴同侧的胳膊,按压力度以感觉到“舒服的微痛”为最佳。

委中穴
位置: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作用:委中穴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扭伤等。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
值得提醒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

关元穴
位置:关元穴位于人体“阴脉之海”的任脉,肚脐之下3寸的位置,又称为下丹田。

作用:中医上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
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

三阴交穴
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作用:三阴交为足三阴经(脾、肝、肾)的交会穴,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止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有显著效果。
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滋阴养颜、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作用,针对妇科多种疾病有显著作用。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因为按但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所以不适合孕妇。

内关穴
位置: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也就是先攥一下拳头,可以看到手部有两根筋,内关穴在这两根筋中间,然后放松手指,腕横纹上2寸、两根筋中间的点就是内关穴。

作用:内关穴能养护心脏,在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阳陵泉穴
位置:找该穴位时要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位置。

作用:阳陵泉能舒筋活络,平时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周围的疼痛。
此外,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作用。

长按二维码发现惊喜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