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同一件事情,看看医生和患者家长的描述
2018/11/26 0:30:26 医学人文之花

     -

    点上方蓝字关注,聊你知道的医学人文


     -唯爱可信,唯情可渡,唯心可住-

    

     同一个事情,医患双方如何描述?

     文/廖欣

     (感谢高文英医生提供材料)

     今晚刷圈,突然看到同事高文英医生放出两张截图,是小患者的家长发给她的感谢信。我快速看了一下,心生佩服,这个家长文笔特别好,对病情及治疗经过的描述非常细腻,且角度很丰富,让人印象深刻。

     我马上征求高医生意见,是否能讲讲这个案例。

     于是,她很快发来一段说明文字,记录如下:

     廖科,晚上好!

     这位家长是从开平特意来咱们医院就诊的。这位小患者反复咳嗽两个多月,一直不断尾(没彻底康复),她就经张淑琨主任的介绍,找我开中药。第一次就诊,经诊断是肺炎,建议拍了胸片,果真是肺炎,这个孩子在曾试过很多药物,甚至也打过针,但咳嗽就是未见好转,我见肺炎不是很严重,又考虑孩子是从开平过来的,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建议租家庭雾化机在家做雾化(我院的一项便民服务),同时口服中药,五天后复诊。第二次就诊时,孩子的肺炎有明显改善。偶尔咳嗽,有点痰,孩子的父母觉得很不可思议。第二次就诊时仍然建议做雾化,吃中药,当然,中药处方是有所改变的。今天孩子完全不咳嗽了,妈妈就发给我感谢的文字。我也很感动。

     怎么样?这个病例似乎已经描述得很清楚了吧?

     高文英医生用非常简练的语言把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了,如果稍有医学背景或熟悉医院工作的朋友,看完这段文字大概也就搞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

     好,现在,让我们看看家长对这个事情的描述: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家长的描述更加具体、更加丰富?

     你看,病情的发端、症状、为人父母的焦虑、用药和诊查的情况、病情的发展、自己对诊治的评价分析、心理动态变化、遇见高医生之后信心的增强、信任的理由……

     这些细微的描述,似乎已经勾勒起一幅动人的场景,而这个场景里,有医患双方的互动、互信,有担忧、有揪心、有感激、有感动、有感恩。

     这就是我在前两条推文中介绍到的“叙事医学”典型案例。(详见本号推文,点击可查看)。

     我不是说高医生描述的不好,本来这个案例,也许在医生的眼里是见得多了,而且考虑到医学的严谨性,在描述的时候会尽量保持客观、简练,尽量不做主观的推测和情感的抒发,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假如我们能把医生的叙述和患者的叙述综合起来,这个案例是不是就变得更加的生动、全面了?我们能从中获知医患双方对这个事情的考量,体察诊治过程的核心要素,或许能更好地感知家长的内心,有助于建立医患关系互信的信心,也有助于做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诊疗方案。

     当然了,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无法强求医患双方都能做出十分完美的描述,但对病例的描述,却能折射出思维定势,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更应该努力使思维多元化,这样才能做到换位思考、更贴近患方心中所想,也才更容易为患者提供“真正满意的服务”。

     -感谢案例提供-

     高文英,主治医师,在读医学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专业。师从广东省中医院许尤佳教授、廖若莎教授。擅长运用中医理论,通过中草药的口服及中医外治,治疗儿童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发热、咳嗽、气喘、鼻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呕吐、腹泻、便秘、纳差等。

     出诊时间: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每周一到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在智慧医院预约平台均可预约。

     诊室:中医馆1272诊室

     咨询电话:0750-7361121

    

     延伸阅读:你为什么要信任医生?

     对于叙事医学,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留言分享

    

     // END

     本文插图选自淘图网http://www.taopic.com

     -唯爱可信,唯情可渡,唯心可住-

     “医学人文之花”微号由廖欣个人创建,旨在探索医院人文价值、具体呈现、内在逻辑和发展方向,致力于推动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回归或重现。廖欣,80后,男,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文科生。毕业于五邑大学中文系,现任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科长,兼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经济与文化专委会常委、江门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江门市朗诵协会会长、江门市作家协会会员。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人文之花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