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肺癌已成慢性病,晚期肺癌不等于“死刑”
2018/9/12 15:59:20 江南保健报


别急着下结论!
先来看一组来自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真实数据


“
那是2017年年初,老张因咳嗽做了胸部CT,当时提示两肺多发结节、纵膈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积液,但并未明确病理诊断。

后来他听闻锡山医院长期有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专家坐诊,遂慕名前往做了进一步穿刺活检后,才明确病理类型为肺腺癌。后经专家讨论,决定给予老张含铂双药方案化疗。黄永刚与中大医院呼吸科主任朱晓莉共同为他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在接下来的一年半中,老张顺利迈过了多个关口,复查病灶较前明显缩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过去,肿瘤患者挂一个科室的号,就只能跟一个医生交流,而每个科室的医生会从自己科室的角度给患者一些建议,有时候各科室之间的观点会不一样,这就造成了患者和家属无从选择的局面。而现在,多名专家聚在一起,围绕患者的病情进行探讨,然后制订出一个系统的治疗方案,不仅更具权威性,也容易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黄永刚说。

当然,这样的讨论并不只是单次的,在老张顺利完成前期6个疗程的化疗后,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该院再次将其情况提请了多学科讨论。得出的意见是继续给予培美曲塞+贝伐珠单抗(抗肿瘤血管生长药物)维持治疗。

就这样,老张继续每个月在呼吸内科住上几天,短则两三天,多则四五天,不知不觉已过了500天。
对于肺癌晚期患者,专家们首先想到的是能否利用靶向治疗。“这是目前肺癌精准化诊疗进程中一项革命性的进展。”据介绍,相比“敌我不分”的化疗,靶向治疗更精准,虽然还不能彻底治愈肺癌,但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对正常细胞伤害小,比化疗的副作用更轻微,可以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说,肺癌整体正朝着慢病管理方向发展。
但是,靶向治疗也有局限,就是要能找到靶点。具体要通过检测看有没有驱动基因。老张基因检测提示未有EGFR突变或ALK基因融合,因此不能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但是即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救。
“晚期肺癌诊疗越来越精准的同时,个性化也在被更多地强调。”黄永刚说,治疗中晚期肺癌需要因人而异,比说针对老张有肺部积水的情况,专家首先通过胸腔B超定位,将积水抽掉并送脱落细胞进行化验;然后进行胸部增强CT,了解病灶有无侵犯大血管;在得知没有上述情况后,根据临床肿瘤协会颁布的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给患者使用了贝伐珠单抗等针对性药物,并进行化疗。另外,还针对患者有高血压情况进行了降压处理。可以说,整套流程完全是根据肿瘤生长部位、病理类型、病期、患者的身心状况,随着病情的变化及对不同治疗的反应,进行合理的、有计划的治疗。

“晚期肺癌患者也能长期存活,质量也有保证。而且随着医保政策深入覆盖,大部分药费都能报销。所以,患者要有信心。”
·END·
记者/编辑:人杰
图片由锡山人民医院提供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江南保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