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个月内,多位名人相继离世!换季杀伤力咋这么强?
2018/9/19 15:36:44 江南保健报

    

     近日,文艺界噩耗不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评书大师单田芳、剧院表演艺术家朱旭等名人相继去世,世间没有了他们,显得寂寞了一些。

    

     (图为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

     在感叹的同时,不少网友也会心生疑惑,为什么在换季之初,这些老人会相继离我们远去呢?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沈静医生介绍,一到季节交替的时候,医院里就诊的老人会有明显的增加。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生活规律被打乱是老年人换季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本身就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气管炎等病的人,就更应该注意夏秋之交的保养。

     换季警惕三个危险因素!

     1

     早晚温差大

     气象温度与人体健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2000多年前,《伤寒论》《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古代医学认为,如果气温急剧变化,可能成为致病的邪气

     实际上,除了常见的夏中暑、冬冻伤,心脑血管病、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病等很多疾病的发病,都与温度变化有关。

     天气干燥

     从白露后天气转凉,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鼻子干燥、皮肤紧绷、大便干燥等症状更加明显。这些都是典型的‘秋燥’表现

     在中医看来,经过了盛夏酷暑之后,人体会因长时间的暑气耗气伤津,阴阳失调,也就更容易耗人津液,患上“秋燥”。

     生活规律被打乱

     9月中下旬,相比夏天,天黑得更早了。老年人在夏天养成的生物钟还没有调整过来,生活规律被打乱,导致发病的几率增加

     季节交替,患有这些病的老人是高危人群,警惕它们成为你的“换季杀手”!

     2

     心脑血管病

     步入老年后,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现在“心”常出现“心阳不足、心气虚衰”即出现四肢不温、不耐劳作,易疲劳气促等症状。

    

     由于气温的骤然变化,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的负荷忽然增加,诱发心脏疾病,产生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

     对于原先存在血管壁斑块的患者,寒冷天气还可能诱发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血栓脱落会导致突发心梗、脑梗或肺栓塞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因此,有高血压的人应做好每天血压的监测。

     关节病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湿寒是一种邪气,邪气进入关节腔,造成关节症状疾病。各类关节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寒冷、潮湿的气候环境下,症状加重。

    

     这是因为膝盖和关节部位脂肪较少,对关节的保护比较薄弱。由于人体末端的血液循环较慢,寒冷的时候会促使尿酸形成结晶,从而引起痛风发作。

     在冬春或秋冬季节交换的时候,关节疼痛症状可能加重。

     呼吸道疾病

     秋节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呼吸道对天气的变化比较敏感,且适应性较差,容易引起感染而发病。因此,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还需积极配合治疗。

    

     另外,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敏感物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病症之一,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

     如果气候过于干燥,尤其是雾霾情况下,纤毛黏液毯的功能明显受限,即使能粘住病毒,也摆动不起来。感冒、哮喘、肺炎等还可能诱发心衰或肺血栓等疾病。

     3

     那么,在这个“多事之秋”,老年人应该如何预防呢?

     坚持秋“练”

     天气渐渐凉快,随着体感舒适度的提高,户外活动会有所增多。

    

     在这个时节科学锻炼身体,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从而有助于增强抗病能力。

     但运动也要因人而异,如:散步、打球、打太极拳、慢跑等运动,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坚持秋“防”

     预防一些秋季易发病,要注意不受凉、多通风。

     初秋季节,天气略微转凉,但暑气仍未完全褪去,所以温度可能呈现早晚略凉,而中午仍然较为炎热的表现,要适当增减衣物

    

     最好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三次,每次15分钟为宜,既保持了室内空气清新,又抑制了细菌的滋生。但夜晚不可贪凉,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关窗,以免冷风侵袭,引起疾病。

     保持室内一定湿度。秋季空气中的湿度小,风力大,汗液蒸发得很快,易使人皮肤干裂,毛发易脱落。故得适当补充体内水分,并保持室内具备一定的湿度。

     坚持秋“养”

     秋养指适当休息和饮食调养。

     很多人在夏天睡得晚,作息不规律,若延续到秋季,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所以在季节交替期要保证规律的作息,早点上床睡觉,适当延长睡眠时间。

    

     夏季过后,人们的食欲普遍增强,此时千万记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伤及肠胃

     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点粥以益胃生津,适当“贴秋膘”。

     夏秋交替,提醒大家:

     一定要注意保养哦!

     ·END·

     来源:健康时报、成都商报、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编辑:人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江南保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