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 | 帕金森治疗的“第三次革命”到来,专家解密帕金森全新“FIX系统疗法”
2018/10/12 15:28:46 江南保健报

    

     不幸

     43岁创业老板年纪轻轻突发“帕金森”

     “抗拒”两年后再治:重拾信心

     43岁的姚先生,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创业老板。

     但这两年,他发现腿脚老是无意识地抖动,尤其是在写字的时候,就会很明显地发生。这让他颇为焦虑,“我因为生意上的事情,经常应酬和洽谈,你说我要是正跟人家签约,腿抖成这样,也太不像样子了。”

     看了多家医院,专家们告知其患上了“帕金森”。“我不敢相信,我这个岁数得这个病,太少见了!”此后的两年里,他悄悄看医生,也偷偷服药,不过内心一直拒绝承认自己是一个帕金森病患。这两年里,自己的记忆越来越差,睡眠也成为大问题时,他终于意识到,必须要面对“现实”了。在医生的建议下,他除了服用中药,进行化瘀通络等方面的治疗,而且还坚持练习中医导引术。

     “现在,腿抖的情况大为改善,睡眠好了很多,记忆力也好了不少。”姚先生开心地说。

     遗憾

     帕金森病患的病情很可能“被耽误”了

     病人和医生均存在认识不足和治疗误区

     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曙光医院神经内科原主任、帕金森治疗FIX系统首创者、医保定点单位、无锡易可中医医院“帕金森专科门诊”专家协作组负责人魏江磊教授看来,姚先生属于既“典型”又“非典型”的“患者”。

     说其“典型”,是因为从“病症”的角度看,其病情基本是沿着“帕金森”病发展的“常规”路线一步步向前变化的,运动型症状和非运动型症状都出现了。而说到“非典型”,则是因为其一直拒绝承认自己的“病情”。而大多数帕金森患者都认可,与病友交流乃至参加“集体治疗”是大有好处的。

     好在,姚先生最终还是听从了魏教授的建议,按照其帕金森治疗FIX系统疗法,接受了全方位、跨学科、综合性治疗。同时,还积极调整心态,在私下里做了大量的努力,比如说坚持练习中医导引术,保持劳逸结合,改善睡眠质量,“各方面都有起色。我们都知道帕金森是不可逆的神经性疾病,改善症状,延缓病情的继续恶化,就是最好的治疗,包括用药,以及其他辅助性的治疗。”

     不过,魏教授也提醒,“用药”一定要“慎重”。为了追求控制身体的抖和僵,不少病患都存在盲目用药,任性加药的情况。而在医学界,医生们对帕金森的治疗也有“误区”,“行业内,大多数医生关注的还是治疗抖和僵的问题,对于非运动型症状的关注极少,也没有引起重视,更不要说引入中医的疗法了。”

    

     魏江磊教授在接受采访

    

     魏教授在为病人看诊

     揭秘

     “FIX系统疗法”中西医并重,奥妙在 “辨证施治”

     魔力背后是现代医学科研与传统中医思想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让患者受益的FIX系统疗法,是由无锡易可中医医院推出的帕金森治疗最新的治疗方法,讲究中西医并重。作为临床验证后提出的一种“医学假说”,患者给出的结论是:“效果显著”。

     据悉,该疗法的核心思想是“脏腑辨证施治”,通过结合脏腑辨证理论进行跨学科治疗,针对帕金森病不同阶段、不同症型,从食疗、内治、外治等三个方面,形成帕金森立体定向干预治疗体系(即FIX系统,其中F代表食疗,I代表内治,X代表外治),从而控制疾病发展,改善病人生活质量。而该疗法的理论及核心科研依据,是魏教授的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和上海科技进步奖等获奖项目,包括其在国内首创的“帕金森立体定向干预疗法”,以及代表国内治疗帕金森最高水平的《天芪平颤颗粒添加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研究》等学术研究成果等。

     那么,辨证施治又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在治疗方面,针对手抖、震颤、四肢僵硬、行动迟缓,分别开出了“柔肝止颤方”等不同方子,针对夜尿多、嗅觉障碍等六大非运动症状,分别开出了“固本培元方”、“宣肺通窍方”等方子,并广泛使用易指禅功、艾灸、中药熏蒸、敷贴、压力循环泵等方法,针对心肝脾胃肾等脏腑器官,进行辨证治疗。此外,包括导引术、太极拳、唱红歌等传统手段也被引入其中,用于帕金森治疗和训练。

     该体系疗法并不摒弃西医和西药,尤其在西药摄服方面,遵循“不求全效、细水长流”的原则,“不是说一下子停了西药,美多巴等药物还是要用,我们是寻求西药不增量甚至减量,还能稳定并改善病情。”

     专家

     新疗法将引领帕金森治疗 “第三次革命”

     两位患者成新疗法首批“受益者”

     范老伯75岁,是名老工程师,最令他痛苦的是“流口水”。他每天用的纸巾足足盛满家中的两个垃圾桶,因此尽量避免出门。实在要出门就在衣服上缝一块口水巾兜着嘴角附近,以便于不住地擦口水。魏江磊教授为其专门开了“健脾止涎方”,7个星期后,流口水的症状明显缓解,甚至能慢慢控制住,纸巾用量大为减少,后来敢到公园逛逛了 。

     患者周师傅因迈步困难不敢出门,接受了专门的导引术训练3个月后,情况明显好转,坦言没想到不吃药也能改善状况,疗法很神奇。据悉,该疗法的导引共细分为三大类20余项,提供给不同症状和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学习和练习,针对性改善不同病症。

     上海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留美医学博士、国内最早做脑起搏器手术专家李殿友在阐述帕金森治疗的医学进程时称,帕金森治疗历经三次“革命性”的突破,即:美多巴的产生,脑起搏器的使用,导引术的应用。而融入了导引术的帕金森治疗FIX系统疗法,则走得更远。(亚飞)

     帕友俱乐部——“集体治疗”

     唤醒自我 重建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易可中医医院“帕友俱乐部”,作为帕金森“集体治疗”的具体体现,增强了病患的信心,备受关注和欢迎。

     周老伯曾经被误解为“家暴”,因为他总是突然地甩手,经常是碰到东西摔了一地,有时候还甩到老伴脸上。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帕金森引发动作僵硬导致的“意外”。“身体很紧绷,精神很紧张,脾气坏得狠。”

     在经历了两年的持续治疗后,老人的情况大为改善,动作、身体和心情都轻松了起来。“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漫长的,一辈子都需要治疗的毛病,我们总要靠希望活着。”魏江磊表示,广大医疗机构和医生应该树立一种理念,就是更多关注非运动型症状的改善,因为这些是影响病人的生活治疗和生命尊严的。而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能让病人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是更为崇高的治疗目标,尤其是注重树立信心。

     据介绍,引自欧美港台的帕金森“病友俱乐部”,就是一种重建信心的尝试。目前,该医院经常出现一幕热闹的场景,俱乐部的“帕友们”一起做中医导引、唱红歌,甚至是打麻将,气氛热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其他病友就是信心和希望。

     链接〉〉〉

     10月15日(周一)上午,魏江磊教授来锡,广大帕金森、中风后遗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内科疑难杂症患者提前预约。

    

    帕友在俱乐部练习中医导引术

     ·END·

     来源:江南保健报

     责编:小房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江南保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