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糖尿病控不好,家人有责任!家有糖尿病的必看!
2018/11/15 14:06:33 江南保健报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家庭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糖尿病就像是打一场持久战,在这场战斗中,家庭是糖尿病人的重要依靠。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一家人同吃一锅饭、在同一屋檐下生活,通常有同样的生活习惯,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家里人口味都相似,食量大、喜油腻食物及甜食;体力活动减少、缺乏运动、长期静坐的生活方式;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甚至一家人的性格特征都是焦虑紧张、易怒或心境低落、郁闷,这些负性情绪都会影响到血糖的正常代谢。
因此,家人的行为对糖尿病患者有着直接的影响,家人不仅仅是督促作用,而应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陪伴,甚至是改变,与他们一起学习糖尿病的基本防治知识,同他们多交流,引导他们积极服药、主动控糖。
家人能为身边的糖尿病患者做什么?

教育
和患者一起学习糖尿病防治常识
比如,了解低血糖的表现和应急处理,以及如何采取措施
比如,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比如,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保健知识

饮食
帮助患者选择适合的食材,监督他们的日常饮食
饮食应该多样化,坚持少吃多餐,定时定量进餐
如果条件允许,家属可以配合糖尿患者把每天食物分成4~5次食用
多吃新鲜绿色蔬菜,以及适量的坚果和水果、粗粮杂粮
平时少吃精制的糖类,避免摄入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少吃油炸食品以及红肉

运动
要督促或陪同患者做适当的运动
规律运动可以帮助病友改善血糖控制,适量的运动应该是微微出汗即可
运动最重要就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最好有家人人陪伴,增强家庭运动的氛围,使患者养成习惯
还要注重选择运动装备,选择舒适的鞋子,在运动时避免损伤

药物
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服用降糖药物时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家人可督促患者每天定时定量服药
不能根据自我感觉减量或者停药
定期去医院检查复诊

监测
督促患者定时监测血糖,及时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保证每天规律的自测血糖
如果本身血糖不稳定还需要增加监测次数
一般在早上起床时,测空腹血糖;还有在餐后两小时测餐后血糖
这些都需要家人督促,甚至帮忙做相关的记录
服药很关键,家人帮忙记
在这场与糖尿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家人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血糖控制未能达标,其中,用药依从性差是重要原因之一。家人要帮助患者记录临床医生推荐给患者最适合的药物。让我们看看临床医生经常说什么吧!

传统的降糖药物有一定疗效,但有些还是可能存在像降糖效果不佳、易引发低血糖或胃肠道反应、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由于肝肾功能减退,有些药物还是要慎用或是不用。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之一,低血糖风险低,也较少引起体重增加或是严重的胃肠道反应。《中国老年2 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8年版)》推荐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 抑制剂)为老年基础用药之一。

·END·
来源:健康时报
责编:小房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江南保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