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患心衰走了,竟是糖尿病惹祸?
2018/12/26 14:39:43 江南保健报

    

    

     来源:网络

     前不久,

     著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病逝的消息传来,

     不少人唏嘘不已。

     据媒体报道,

     二月河病逝的直接原因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知情人透露:

     二月河体型偏胖,

     与糖尿病打了十几年“交道”,

     期间中风过、视力也大受影响……

     考虑到二月河不过73岁,

     这个致命的心衰会不会和长期的糖尿病有关?

     很多人想到了这一点。

     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如兴表示:

     完全有可能!

     事实上,

     二者关系十分密切,

     作为心衰的等危症,

     糖尿病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

     01心衰夺命前,二月河一直在与糖尿病抗争

     王如兴介绍:

     心衰严格意义上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任何原因导致的心脏扩大,进而引起心脏功能衰竭都叫心衰。这些原因中就包括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心梗等。

     不幸的是,

     这些因素二月河全占了。

     公开的报道显示,2006年夏天,二月河在郑州作了一个题为《康雍乾治世之道》的讲座。那年他61岁,讲课时思维敏捷、声音洪亮,没有用讲稿,一口气讲了2个多小时。可鲜为人知的是,身材高大的他,当时已经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更不会相信他2000年就检查出脑栓塞,还曾经小中风过,左半身行动不便。

     2017年,二月河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现在很少写东西了,因为身体不大好,糖尿病带来的眼疾,让他看东西不大清楚。前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总编辑、《雍正皇帝》一书的责编周百义15日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二月河今年3月就已因糖尿病并发症入院治疗。“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今年8月22日,那时二月河已经在重症监护室,因喉部插管无法交谈,但他的意识还是清醒的,当时我握了握他的手,他也以眼神向我致意”。

     02“慢性子”的糖尿病一旦合并心衰会要命

     糖尿病是内分泌疾病,

     而心衰却是心血管问题,

     前者属于慢病,

     后者常常骤发,

     看似“八竿子打不着”,

     实际上两者内在关联却很大,

     “糖尿病是心衰的等危症”,

     王如兴这样表示。

    

     来源:网络

     何谓等危症?专家举例说,患者一开始只是得了A症,但是到了后来绝大多数人都会出现和B症一样或者近似的后果。如果大众普遍觉得B症要比A症可怕得多,就会把A称为B的等危症。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4倍,三分之二的糖尿病人最终死于心血管意外。王如兴表示,在人民医院心内科救治的冠心病患者中,至少三分之一的患者有糖尿病。他平时在问诊时,针对冠心病患者最先考虑的就是其有没有糖尿病史。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据介绍,除了糖尿病患者本身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伴随弥漫性的严重动脉血管狭窄,直接导致心肌供血障碍,最终诱发严重心衰外,即使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轻微,长期高血糖也会带来自主神经病变、微循环功能障碍及代谢和能量的改变。好比油点不着的机车,自然容易罢工。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例,如果单纯是糖尿病,那么平均年死亡率为3.7%;一旦合并心衰,死亡率就将升高十倍以上。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最大、致死率最高的糖尿病并发症,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同样需要预防心血管疾病。”王如兴说。

     0350岁以上的高危糖尿病患者需做一级预防

     二月河在写《康熙大帝》等三部系列小说时,

     几乎天天熬夜,

     用脑过度、生活不规律,

     加上饮食无节制、烟不离手,

     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各种疾病很快便盯上了他。

     而最终合并心衰,

     多半是因为平时预防工作做得不够好,

     降糖、降脂工作不到位。

     根据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无论男女,高危风险糖尿病患者均要应用阿司匹林作为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措施。而白蛋白尿、有冠心病家族史、超重或者肥胖、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则是一级预防的重点人群。

     王如兴告诫:

     糖尿病患者预防或者延缓心血管事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最佳途径。除了要密切监测血糖、戒烟忌酒、控制体重外,生活中,还要时刻留意心衰前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体力差、气短、夜间躺下睡觉经常被憋醒,以及手脚冰凉、全身性水肿、突发的神志淡漠时,要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

     那些已经存在冠脉狭窄的糖尿病患者,即使没有心绞痛的症状,也建议通过必要手段尽早处理狭窄。虽然心衰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但如果能够早诊早治、合理用药,一样能够延缓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END·

     记者:人杰

     责编:一笑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江南保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