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真正有智慧有思想有品德的人是什么状态?
2022/9/15 17:35:00 精塾国学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何为有德?“仁”与“德”的区别在哪?为什么老子认为“德”比“仁”高一等级,而“礼”的时代却是“忠信之薄,祸乱之首”的时代?

     今天,精塾国学邀您共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1)攘(rǎng)臂:卷起袖子,伸出手臂。

     (2) 扔:拉、拽。

    

     【译文】

     德高的人做了有德的事不自认为有德。德低的人以有德自居,紧守着“德”的荣耀害怕失去。所以说,德高的人顺乎其然作为,德低的人自然地做事而后却念念不忘,总是强调。最讲仁爱的人有意为之而后才试图将其忘掉。正义的人主动去做而且事后念念不忘。而讲礼仪的人提倡遵守礼而没人回应,则愤怒的扬起手臂强迫别人遵从。那些占卜、预言等行为,不过是道的虚华外表。而真正有智慧有思想有品德的人,舍弃轻薄而采取厚实,舍弃浮华而处于真实的状态。

    

     【精华解读】

     1、有德的人“上德不德”。做了有德的事儿,自然而然,不争名夺利,不是有意作秀。下德的人做了好事如果没人看见,就会觉得失去了做这个事情的意义。

     2、“上德”做好事是自然而然的,无为无以为。“上仁”的人主动去做事情,这是有为的表现。思考怎么把这事情做得更好,当然做完了也会把这事情忘掉了——无以为。和“上德无为无以为”的差别在于:“上德”做这好事情是自然而然的。遇到这个事情不多加考虑,做完了就把它忘掉了,风一样地吹掉了。“上仁”的人是有意识而为之,然后强行忘掉。

     3、有“上义”的人“为之而有以为”。主动去做,而且做完了把这事情牢牢记住,念念不忘。所以老子认为这样属于有意为之,不符合道自然而然的方式与原则。

    

     本期福利

     《道德经》 第三十八章免费试听

    

    

     ? 扫码免费听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塾国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