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小便时,不停地尿出虫子,原因竟是内裤上......洗晒内裤,可千万别这个犯错
2024/4/1 家庭医生

前两天,医学科普博主@协和医生Do先生发了一条微博,让广大网友直呼太可怕了。
微博称,他在和同事聚餐的时候,其中有位教授给大家分享了一个病例:一位男士由于不停的尿出虫子而来就诊,经过化验检查,发现其尿液中有很多昆虫。
这个昆虫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问题出在内裤上!
通过询问病史,医生考虑应该是晒内裤的环境不干净,有虫子在内裤上产了虫卵,后来通过内裤进入了尿道。

而早在之前,就有文献记录过相关病例。

这个事情告诉大家,真的一定要注意内裤卫生!从洗到晾晒,一步都不能马虎!

《内裤换洗篇》
1、内裤多久换洗一次?
洗内裤这件事,对有些人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
所以他们要么穿几天再换洗,要么换几条堆在一起再洗。
这种懒人做法省事是省事,但太伤私处,特别对于女同胞而言!
之前,有位女孩就因为一个月不换内裤而患上外阴癌。

所以,为了私处健康,一定要勤换洗内裤,而且最好随换随洗,别隔夜。
因为放了一夜的内裤,脏得让你难以想象!
其一,内裤上大多会有分泌物,比如女人的白带,男人的梦遗分泌液,它们大多是蛋白质成分。如果不及时清洗,就会成为一个无时无刻在繁殖的“细菌窝”。

其二,内裤上残留的异味容易吸引一些蚊蝇蟑螂等,那么细菌也会随之蹭蹭涨,还可能在上面产卵安家。
其三,有微生物学家研究发现,一条脏内裤平均带有0.1克粪便。
而一克粪便中就含有1000万个病毒、100万个细菌、1000个寄生虫包囊和100个虫卵。
这其中大多数细菌和病毒对人是有害的,例如,粪便中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菌。
即使经过清洗、晾晒,上面的细菌也不一定能完全被杀死,何况是放了一夜的,自然是更难洗干净了。
所以,奉劝大家,一定要勤换内裤,并及时清洗。

2、穿多久就该扔了?
很多人穿内裤的原则是不破不换,尤其是一些男同胞们,不破几个洞誓不换新。
女同胞可千万不能学他们这种“节约”精神,生理结构的原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炎症。
内裤就算每天清洗、晾晒,也无法完全把细菌杀死,穿久了还会发黄变硬,很容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或生殖系统感染。
所以,对健康人而言,内裤如果经常穿,那么半年后就该扔了。
还未穿够半年,但若内裤已经出现变形、污渍洗不净时,也得立马换新。
比如内裤裆部发黄了,多半是尿液、姨妈血以及白带的残留物,出现这种情况,就一个字——扔!
另外,对于本身患有炎症的人,内裤穿了一个月就该淘汰了。

3、手洗vs机洗,哪个更干净?
很多人习惯手洗内裤,觉得机洗不卫生,手洗更干净。
用手洗的确比较干净,但也有缺点:
比较费时费力。手洗时洗涤剂如肥皂、洗衣粉、除菌皂、洗衣液等可能存在冲不干净的情况。洗完后无法彻底拧干,如果天气不好,晒不干就容易发霉滋生细菌。

实际上,机洗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脏。
虽然洗衣机的确存在一些细菌,但身体本来就有屏障,受到感染的概率其实并不大。
不过,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选择机洗时,最好注意以下4点:
1、为避免洗衣机成为新的传染源,建议定期清洁、消毒洗衣机。2、如果内裤上有分泌物,要先用清洁剂简单清洗,否则容易有一层生物膜附在上面,导致细菌滋生。3、小孩免疫力弱,他们的内裤别机洗。4、如果家中有人感染疥疮时,那么贴身衣物一定要分开洗。

《内裤晾晒篇》
1、阴干的内裤能穿吗?
清洗后的内裤,最好置于阳台上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既能烘干内裤又能利用紫外线杀菌。
千万不要直接放室内阴干,阴干的内裤失去了阳光中紫外线的杀菌机会,而且水分蒸发也会很慢。
这种环境特别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其繁殖速度也十分快,就会产生许多霉菌。
这种内裤穿身上,不仅感觉湿乎乎的,也对私处不健康。

图源:壹图网
2、内裤该正着晒,还是反着晒?
很多人晒内裤,都喜欢翻过来,觉得这样能更好地接触阳光,消毒杀菌。
其实对于贴身的内衣裤来讲,最好正着晒。
因为翻过来晒容易沾染上空气中的粉尘和微生物,如果再赶上糟糕的天气,风沙漫天,那可能就得再洗一次了。
干了以后,最好马上收起来,反复抖抖,把掉落在内裤上的东西都抖掉。
不要一晾就是三四天,尤其是不要晚上晾晒,晚上各种虫子出没多,容易沾上虫,最好是白天晾晒,傍晚收回。

图源:壹图网
3、晾晒环境要干净、干燥不要在环境潮湿、灰尘多,且卫生堪忧的地方晾晒内裤,很容易沾染上脏东西和各种小虫子,比如草丛树木多的地方、潮湿的卫生间、垃圾堆胖等。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转载须得授权,侵权必究
右下角,您点一个
和“在看”
小编工资涨5毛
编辑:胖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家庭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