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时有这3个动作,难怪私处发炎、长痔疮!还有人因此猝死,劝你赶紧改
2024/4/1 家庭医生

    

     俗话说,“人生五件事,吃喝拉撒睡”,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吃饭、喝水、拉屎、撒尿、睡觉这5大事,而与厕所有关的就占了2/5。

     我们每天都要上厕所,但很多人却不知道,上厕所姿势不对,其实是在没病找病,尤其3个常见动作,特危险!

    

    玩手机

     一入厕门深似海,厕所可以说是当代打工人的“灵魂避难所”,特别是加上手机,更让人无法自拔。

     追剧、刷微博、打游戏……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大家在厕所里越蹲越久,甚至离了手机拉个屎都费劲。

     厕所里玩手机虽爽,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很容易让你的“下半身”出问题!

     上厕所时玩手机,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手机上,会干扰大脑对排便传导神经的指挥,抑制排便意识。

    

     便意消失,粑粑就拉不出来,堆积在肠道中,逐渐变得坚硬、干燥,进而导致排便困难,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形成慢性便秘

     另外,长时间蹲坐便池、马桶,血氧集中在下半身,大脑还可能出现供血供氧不足。

     起身时,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一过性脑缺血,眼前暂时性发黑、眩晕,甚至晕厥、跌倒。

     尤其是久病未愈以及体质较弱、年纪较大的人,发生意外的风险更高,轻则骨折,严重的话还会有生命危险。

     每次排便,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排便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还是让手机尽量远离厕所吧~

    

    用力过猛

     人在排便的时候,通常会有憋气、腹部用力这样的动作。

     肺部吸气扩大,促使隔膜挤压腹腔,再借助腹肌的力量把压力传递给盆腔,从而帮助肛肠肌肉蠕动,以便粑粑排出。

     但如果粑粑拉不出,我们的本能反应难免会使劲、再使劲点,肛门一旦扛不住压力,就会发生撕裂,多么痛的领悟!

     而且,用力过猛,腹壁肌和膈肌强烈收缩,腹腔内压急剧增高的同时,血压也会升高。

    

     增高的腹压会阻碍静脉血液的回流,使得肛门处于充血、水肿的状态,容易引起静脉曲张,诱发痔疮

     更危险的是,这会大大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可导致脑溢血、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症状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猝死

     许多心脏病患者在厕所突然发病,就是因为排便用力不当,粑粑没排出来,血管先爆了。知名主持人马东的父亲马季,就是在上厕所时不幸猝死。

     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在排便时最好还是不要太用力,排不出来就别再勉强了。

    

    胡乱擦屁股

     很多人不知道,擦屁股其实也是一门学问!

     肛门褶皱多,如果便后清洁不到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弄脏内裤,残留的粑粑或未清洁干净的肛门,会在日常活动中与内裤相互摩擦

    ~

     而且,隐匿在褶皱中的粑粑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长期刺激下,容易引发局部皮肤瘙痒、皮炎、肛门灼痛,还可能增加患痔疮、肛瘘等疾病的风险。

     尤其是女性,由于尿道、阴道与肛门距离比较近,很可能会出现妇科炎症、尿路感染等问题。

     话不多说,下面,我们就来打开擦屁股的正确方式——

     首先,注意姿势

     对于擦屁股的姿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有些人就习惯站起来擦。

     其实,坐着或蹲着才是最好的姿势,这样一来,肛门可以完全打开,更加便于清洁。

     其次,手法别错

    

     无论大便还是小便,女性擦屁屁,最好是从前向后,按尿道→阴道→肛门的顺序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细菌从肛门传播到阴道、尿道的可能性。

     而男性的肛门离尿道更远,细菌传播的风险较小,由前向后或由后向前都可以。

     除了前后方向,还要注意左右开弓。我们手的长度有限,伸到右边擦拭的时候有可能会忽略掉左边,所以最好右边擦几下、左边擦几下。

    

     最后,选对用品

     选择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卫生纸巾,要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等标识,从产品标准来看,GB/T(推荐性国家标准)优于GB(强制性国家标准)。

     原料成分最好是100%原生木浆的,而且要注意,不是越香越好、越白越好,有香味的容易引起过敏,过量添加荧光增白剂也可能会引起健康问题。

     如果遇到粑粑粘连在一起,或总是擦不干净的情况,可以将干纸巾蘸湿或直接用湿厕纸来擦。

     另外,擦拭时要将力道放轻,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擦破、擦伤。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转载须得授权,侵权必究 右下角,您点一个

    和“在看”

    小编工资涨5毛


     编辑:米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