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千万避开这3种,1种伤肝、1种特伤肾、1种会致癌!很多人还以为大补,坑惨一家人
2024/4/1 家庭医生

    

     中国人的餐桌上,往往少不了各种各样的汤。

     平时吃的家常便饭,四菜一汤是标配,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汤汤水水。

     汤的种类也各种各样,排骨汤、鸡汤、羊肉汤、牛肉汤、冬瓜汤、木瓜银耳汤......荤素甜咸应有尽有,总有一款你喜欢。

    

     然而,不管你喜欢喝什么汤,最好避开下面这3种,否则滋补不成反伤身。

    老火靓汤,喝多了特伤肾

     说到喝汤,就不得不提“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的广东人了,不是在家里看火候熬汤,就是在菜市场里想着今晚的汤谱......

     对于煲汤,广东人也颇有讲究,通常要“煲三炖四”,即煲汤3个小时,炖汤要4个小时。

     经过几个小时的熬制,一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老火靓汤就做好了。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老火靓汤其实一点不健康。

     其一,煲汤时间越久,汤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就越高

     有研究发现,煲汤时间的长短对汤品中亚硝酸盐(致癌物)的含量有影响。

     超过4小时,随着煲制时间的延长,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增加,煲制超过6小时的汤就存在安全隐患。

    

     其二,煲汤时间越长,嘌呤含量越高,易引起痛风、结石,伤肾脏

     我国尿石症的发病率较高,约为5.8%,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南方地区发病率高于北方,尤其是广东省。

     其中原因,除了跟广东气候和水质有关外,广东饮食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老火汤,要想老火汤鲜甜好喝,两样不能少:一是有肉,如鸡架、猪骨、瘦肉;二是时间长,半小时起步。

    

     这都会使汤里的嘌呤飙升,尤其是,有些老火汤里还有动物内脏,如猪肚汤、猪肺汤、猪什汤等,嘌呤含量更高。

     人体摄入过多嘌呤,会生成尿酸。

     尿酸一般通过肾脏代谢,如果肾脏代谢不了,就会导致血液里的尿酸增高。

     尿酸过高,不仅容易导致痛风,也会造成尿酸盐沉积,引起尿酸结石,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肾衰竭。

     所以,奉劝各位广东人,不要过分迷恋老火靓汤,喝多了不养生反伤肾。

     为了健康,煲汤时最好注意2点:

     肉汤最好煲1小时左右,不要超过2小时;鱼汤则控制在1小时内;鸡汤、排骨汤煲3小时左右足矣。

     每周喝“老火汤”不应超过3次。

    

     特别是以下5类人,最好别碰老火汤:

     ①高尿酸和痛风人群

     汤中嘌呤含量较高,特别是用海鲜、肉类、蘑菇、动物内脏等食材煲的老火汤,容易升尿酸,引发痛风。

     ②“三高”人群

     很多汤都是高脂肪、高热量、高盐,三高人群喝多了,会加重病情,所以最好喝清淡一点的汤。

     ③肥胖人群

     老火汤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脂肪含量一般都比较多,喝多了更容易发胖。

    

     图源/壹图网

     ④肾不好的人

     汤中嘌呤和磷含量都比较高,这两种物质对肾都不太友好。

     嘌呤摄入过多可能会引起血尿酸的升高,引起痛风性肾病。

     磷摄入过多,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于肾不好的人来说,喝了含磷较

     多的汤之后,就会“雪上加霜”。

     ⑤胃不好的人

     胃病尤其是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宜吃浓肉汤、浓鸡汤泡饭,这些汤中含氮浸出物会刺激胃酸的分泌作用,使病情加重。

    

    过热的汤,喝多了会激活癌细胞


     一碗汤端上桌后,大家都会互相提醒“趁热喝”。

     有时候觉得不够热了,还要特意回锅煮一下,要的就是那种喝起来热气腾腾的感觉。

     有时候都烫到嘴了,也还是会一骨脑地吞下去,一边痛苦一边享受。

     殊不知,这其实不是一个好习惯。

     过热的食物进入人体后,不仅会烫伤食道黏膜,还会引起胃炎等一系列疾病。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65℃以上的热饮列入2A类致癌物,已有动物实验证实,65℃~70℃的热饮足以烫伤喉咙,可能导致食管癌。

    

     也就是说,摄入超过65℃的食物、饮品,是有致癌风险的!

     因为口腔和食管表面覆盖着娇弱的黏膜,它们对温度很敏感:

     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

     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

     超过65℃便能烫伤黏膜

     偶尔一两次的的烫伤,黏膜还可以自我修复,但如果反复被烫伤,就会导致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会越来越多。

     长此以往,就算不得癌,口腔溃疡、食管溃疡、食管炎等问题也是避免不了的。

     所以,奉劝大家不要喝过热的汤汤水水,太热的汤水最好先放一放,凉一凉,用嘴唇抿一抿,试一试,感觉不烫再喝。

    

    

    隔夜蔬菜汤、鱼汤、海鲜汤,喝多伤肝肾


     汤煮多了,喝不完咋办?

     很多人的做法是放冰箱保存,明天继续喝。

     然而,并不是所有隔夜汤都能喝,特别是下面2种:

     ①隔夜蔬菜汤

     多吃蔬菜有益身体健康,但如果是隔夜的蔬菜,还是建议少吃为好。

     一是因为蔬菜经过反复加热后,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已大量丧失。

     二是因为相比于其它隔夜菜,隔夜绿叶蔬菜产生的亚硝酸盐会相对较高。

     而且即使是未煮的绿叶蔬菜,只要保存上一段时间,就有亚硝酸盐生成。

     也就是说,只要蔬菜在收割之后没有马上吃掉,无论生熟,只要放过夜,亚硝酸盐就会不断增加。

    

     图源/壹图网

     亚硝酸盐摄入过量,不仅有致癌风险,还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虽说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但还是小心为妙,以防积少成多。

     因此,建议绿叶菜煮熟后,最好在4小时内吃完,隔夜就不要再吃了。同理,隔夜的蔬菜汤亦然。

     时蔬汤成本低,做起来也不复杂,也不需花太多时间煲煮,所以最好还是现煮现喝吧。

     ②隔夜鱼汤、海鲜汤

     鱼汤和海鲜汤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遇上喝不完的情况,很多人会舍得不倒掉,毕竟价格不便宜,尤其是某些海鲜汤。

     这种不浪费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从健康角度来说,最好别喝隔夜的。

     因为鱼和海鲜隔夜后,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这些物质会损伤肝、肾功能。

     所以,煮汤的时候最好把握好量,喝多少做多少,以免出现剩下的情况。

     除了要避开伤身汤,喝汤的时候,也要避开以下误区,否则不仅浪费了好东西,也会伤身。

    

    喝汤别犯3个错否则营养全白搭,越喝越虚


     1、喝汤不吃肉,营养浪费99%

     很多人喝汤的时候,会将汤渣倒掉,殊不知,被倒掉的其实才是汤的精华所在。

     汤的主要成分是水,仅有少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油脂、嘌呤等等。

     一般来说,其营养成分仅为原材料的5%~10%,绝大部分的营养还是保留在炖汤的原材料中。

    

    2、不分体质乱“加料”,身体会越喝越虚

     中医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也就是说,虚证人群才需要进补。如果盲目进补,非但不能起到补虚的目的,反而会越补越虚。

     例如,阳气不虚的人,冬季过量进补温热食物,就会出现上火的症状。

     所以说,煲汤进补前,一定要先分清体质。不清楚自己是啥体质的,可以先咨询一下医师。

    

    图源/壹图网

     3、爱吃汤泡饭,会消化不良

     俗话说“汤泡饭,嚼不烂”,饭和汤水混在一起,食物在口腔里还没来得及细细咀嚼就滑下去了,没有充分的咀嚼,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特别是对于一些有疾病的人来说,吃汤泡饭甚至很危险。

     例如,动物原料做成的汤,一般嘌呤含量较高,尤其是内脏原料做的汤嘌呤含量更高。因此痛风患者不宜多喝,更不要常吃这样的汤泡饭。

     另外,有胃病尤其是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宜吃浓肉汤、浓鸡汤泡饭,这些汤中含氮浸出物会刺激胃酸的分泌作用,使病情加重。

     还有,胰腺炎、胆囊炎患者也不宜吃这样的汤泡饭。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转载须得授权,侵权必究 右下角,您点一个

    和“在看”

    小编工资涨5毛


     编辑:木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