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PET-CT真是“查癌全能王”吗?
2015/11/11 家庭医生报

    

    

     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如何早期发现癌症成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人们总企望最好只要做一项简单、便捷的检查,就可以让体内所有器官、组织的癌细胞无所遁形。在一些高端体检机构,PET-CT就被宣传描述成了“查癌全能王”。果真如此么?

     PET-CT是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以及高度特异性的发现早期肿瘤的影像学手段。它不仅可以早期发现和确定恶性肿瘤原发灶的部位、大小,还可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PET-CT将PET与CT完美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融合后的图像同时显示出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形态结构变化。PET-CT检查时,一种正电子核素标记的葡萄糖类似物(18F-FDG)被通过静脉注入患者体内。由于肿瘤组织生长迅速、代谢旺盛,葡萄糖代谢活跃,肿瘤病灶部位会有高FDG聚集,在PET图像上表现为“亮点”。再配合CT扫描完成图像,可以精准捕捉身体内的异常病变。

     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将所有早期肿瘤病变一网打尽,PET-CT也并非全能。有些恶性肿瘤细胞的糖代谢水平并无明显增高,用PET-CT筛查就极易漏诊,导致假阴性。另外,由于PET-CT的空间分辨率不足,对直径小于5毫米的病灶,也会导致假阴性的检查结果。而18F-FDG不是肿瘤特异性示踪剂,炎症、结核等一些良性病变组织的糖代谢异常,也会表现为18F-FDG的摄取增高,而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所以,寄望于做个PET-CT来将癌症一网打尽是不科学的。对于早期癌症的筛查,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检查方法效果更好。常规体检一般采用腹部、乳腺、妇科、甲状腺超声,宫颈涂片,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而针对高危人群,如胃肠道肿瘤筛查用胃肠镜,肺癌则可用胸部薄层CT,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做磁共振(MRI)等检查。(武汉协和医院 主治医师 伍璐)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生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