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多学科手术接力,拆除胸腔“定时炸弹
2021/8/13 17:28:34 家庭医生报

    

     甲状腺癌术后30年未定期复查,“温柔之癌”悄然长成严重威胁生命的“定时炸弹”。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简称协和西院)胸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通力合作,为一名饱受疼痛困扰的六旬爹爹切除了约11公分儿童皮球大的纵膈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重获新生,本周将出院。

    

     协和西院胸外科、甲乳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为患者查房

     六旬爹爹背部剧痛旧疾长成生命“炸弹”

     “术后轻松多了,没有任何不适,谢谢各位教授帮我解决了大麻烦。”躺在病床上的江爹爹语气激动,难掩喜悦。今年65岁的江爹爹是湖北随州一名普通的农民,30年前因甲状腺乳头状癌接受了部分甲状腺切除术,遗憾的是,他没有遵照医嘱坚持定期复查。谁曾想,30年过去,“温柔之癌”逐渐长成威胁患者生命的“罪恶之源”,从甲状腺癌逐渐发展转移为胸部纵膈肿瘤。

     今年6月,江爹爹自己摸到颈部有包块,且经常感到左胸和后背部剧烈疼痛,最疼时连呼吸都很困难。曾经的江爹爹下地干重活从不喊累,可现在却连爬两层楼梯都气喘吁吁,吃不好睡不着,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7月初,江爹爹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左胸长了一颗巨大的纵膈肿瘤,肿瘤连着颈部,心脏上方,附近有多条动脉,该院束手无策,建议老人放弃治疗。

     7月中下旬,江爹爹抱着一丝希望找到了协和医院胸外科江科教授。接诊后,江科教授也感到惊讶不已,“平时临床常碰到纵膈肿瘤患者,但如此巨大的肿瘤实属罕见。”经过数十年生长,肿瘤一路从头颈部向胸腔内部发展,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气管、喉管、主动脉等重要器官组织。

     入院后,复查CT检查提示:患者纵膈肿瘤的体积大小约11×5×9cm,约儿童皮球大小。鉴于肿瘤巨大延伸至颈部,周围血管和神经组织复杂,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为确保手术高质量完成,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胸外科江科教授邀请协和医院甲乳外科副主任宋海平教授、西院麻醉科负责人肖维民及ICU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为江爹爹“量身定制”手术方案。他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情,会同各学科专家对患者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以及并发症作了仔细讨论和分析,对手术风险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经充分沟通交流,家属表示完全理解手术风险,坚持要求手术挽救患者的生命。

     多学科手术接力拆除颈胸部“巨弹”

     7月29日上午,一场多学科接力手术紧张有序地进行。因患者胸段气管大部分受压狭窄,位置右偏,采用普通气管插管容易导致气道梗阻,因此麻醉科肖维民教授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小心穿过偏移狭窄的气管,成功建立人工气道。术中要时刻监测麻醉浓度,为开放式手术提供麻醉支持。

     率先要完成的是颈部肿瘤切除,甲乳外科宋海平教授娴熟地避开喉管和颈动脉,从颈部切口完整切除甲状腺并游离纵膈肿物上极(颈根部分)。术中继续探查发现肿物大部分在胸腔,与心脏大血管及主要动脉分支界限不清,由颈部继续游离肿物风险极高。于是,胸外科江科教授和万黎副主任医师接过接力棒继续完成手术。

     打开胸腔,巨大的肿瘤像吸盘一样吞噬着、包绕着周围血管的血供,与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紧密相连。江科教授团队凭借高超的技术,抽丝剥茧般将肿瘤和周围大小血管的逐步分离开,直至肿瘤脱离胸腔。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手术,肿瘤终于被成功切除,让人欣喜的是,手术最大程度保护了患者的喉返神经等重要组织,不影响患者术后的嗓音功能,也未出现大出血等危急情况。

    

     “拆弹”手术进行中

     术后在西院胸外科刘菊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精心护理和康复锻炼下,患者恢复良好,无声音嘶哑等不适,即将出院。

     据悉,多学科的无缝合作能为手术的顺利完成构建一道更加安全的屏障,尤其是在复杂巨大肿瘤的切除上,多学科合作目前在协和西院已运用的十分成熟。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通讯员:吴立志 陈有为 金煦

     编辑:黄萌楣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

     关注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生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