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眩晕叫“耳石症”!平时该注意什么?
2023/3/3 20:33:26 家庭医生报

    

     耳朵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窗口

     是健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很多人不知道

     如何爱护自己的耳朵

     辨别耳朵的问题

     在爱耳日来临之际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五官科推出

     三月免挂号费

     耳部疾病筛查活动

    

     耳石症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以下“眩晕”的症状:抬头晕、低头晕、翻身时晕、起床时晕、睡觉躺下也晕 ,且每次眩晕发作都在上述体位或头位改变时出现,持续几秒钟就缓解了。如果您有上述症状,可能是得了“耳石症”。

     1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学名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叫“位置性眩晕”,此病一般只会在体位改变时出现,且每次眩晕持续时间在半分钟左右就会缓解,是一种良性的疾病,不危及生命。

     之所以会发生“耳石症”,是因为患者的耳石由于疲劳、外伤或其他不明原因,从前庭剥落,移位到内耳半规管的淋巴液中,从而刺激半规管,影响了平衡功能,使人产生剧烈的眩晕。

     2

     “耳石症”都有哪些明显症状?

     (1)天旋地转的眩晕,时常伴随恶心、呕吐、心慌、出汗、面色蜡黄,严重者还会出现腹泻。

     (2)时间不长,通常在数分钟以内,有的时间会持续更长。

     (3)姿势改变时才会发生,通常是躺下或起身,或是睡觉时转身。有时抬头或低头的角度偏大也会发生,还有些人在美发店洗发时会发生。

     (4)“耳石症”眩晕现象会在数日内重复发生,通常是因为相同姿势或动作引起。

     3哪些人易得“耳石症”?

     (1)中老年人。“耳石症”发病高峰群体是50-60岁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骨质疏松等状况的发生,耳石的质量及数量也会随之改变。

     (2)头部外伤后。受外力撞击后,可能影响平衡系统内部精细的构造。

     (3)女性。有研究发现女性患者比例较高,但具体原因未明。

     (4)有颈椎病的人也容易出现耳石症。颈椎病会刺激颈部的血管,导致血管受压迫,发生痉挛,引起内耳的缺血,出现耳石脱落的现象。

     但是,在临床中发现,从几岁的小孩到八九十岁的老年人,都有可能出现“耳石症”,并且工作压力较大、生活不规律、睡眠不好、容易焦虑、情绪压抑的人更容易得这种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耳石症”发病率在青壮年人群中有增高的趋势。

     过大的压力会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睡眠不好的人更容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耳的小动脉痉挛、细胞缺血,也会导致“耳石症”的发生。

    

     4发生耳石脱落时该怎么办?

     “耳石症”在发作期间,只要放慢躺下和起身的速度,避免突然地抬头和低头,勿朝患侧方侧睡,通常眩晕会在几日内自我缓解、消失。

     如果眩晕感依然持续,可以到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五官科就医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法加埋针按摩导引法,配合耳石复位法,可有效减轻症状,有的经过数次治疗,症状可完全消失!

     而对于外耳道耳屎如石,五官科采取耵聍软化法和冲洗法,基本1次冲洗干净,尤其对外耳道小的小朋友及配合度差的患者非常有效!

    

     5医生说我有耳石症,平时该注意什么?

     (1)尽量避免快速转动头部或变换身体姿势;

     (2)搀扶支撑物再起身;

     (3)头晕发作时,先慢慢坐下;

     (4)留意除了眩晕之外,是否还有全身其他异常症状。

     “耳石症”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视物旋转、头晕症状也不能忽视,不仅会让患者产生紧张感,同时在从事某些高危作业、开车时,一瞬间的眩晕也有可能出现危险。

     所以,在病发后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减轻症状。另外,平时多锻炼身体,使平衡功能保持良好状态,对于预防“耳石症”的发生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胡启煜

     五官科副主任

     江西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兼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耳鼻咽喉科工作10余年,擅长针灸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尤其在变应性鼻炎、鼻窦炎、咽喉炎、中耳炎、失眠、咳嗽等方面颇有心得。主持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1项,发表论文数篇。

    

    

     熊永伟

     五官科主治中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急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鼻窦炎,以及咽炎、中耳炎、耳鸣、头晕、头痛等,对各种颞下颌关节疾患有独到的见解。

     来源: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编辑:黄萌楣 周芸

     审校:陈师睿

     核发:谢涛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

     关注我们

    

    

     喜欢就点个

    


    
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生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