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份“癌症高发地图”来了,你想象不到!
2023/4/15 20:10:05 家庭医生报

    

     近日,《中华肿瘤杂志》刊发论文《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首次公布了各个省份的癌症谱流行情况,间接反映了各省癌症高发的地域特点,说明癌症和当地的产业结构、文化习惯、生活方式等息息相关。2023年4月15日-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家庭医生报特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任王彩莲教授作详细解读。

    

    01

     流行的地域性

     该文分析了各省份主要癌谱的流行情况——肺癌在除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和青海省外的其他地区均位居首位鼻咽癌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江西省、贵州省均位居前10位;甲状腺癌在全国发病位居第7位,但在天津市、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升为第2位;食管癌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的发病例数相对较低,位居第15位左右。

     由此可见,癌症也有“地域歧视”,流行具有一定地域特征,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搬离了癌症高发地就能够保我们健康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王彩莲教授介绍,地理环境并不是我们健康受到威胁最重要的因素,隐藏在地理环境背后的人为因素才是导致癌症发病存在地域性差异的罪魁祸首。人为因素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日常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环境污染物等,这些都可能诱发癌症的发生。

     02

     城乡发病率的差异

     文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在相对发达的地区,以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高发为主。但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呈现出消化道肿瘤如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等恶性肿瘤高发,同时伴有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位居前列的情况。

     王彩莲教授解释说,恶性肿瘤是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基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城市和乡村居民环境及生活习惯的差别会造成肿瘤发病的差异。

     城市的就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女性生育观念改变,导致女性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乳腺癌、卵巢癌都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在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同理,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食管癌与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有关, 因此在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而结直肠癌与肉食摄入过多、肥胖、缺乏运动有关,城市发病率就高于农村。

     肝癌主要由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导致,这两种与病毒感染相关的肿瘤在农村地区发病率也高于城市。除此之外,在我国越是沿海地区、常年下雨的潮湿地区,肝癌的病发率也就越高,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一种名为“黄曲霉素”的毒素。它存在于发霉变质的粮食、劣质食用油和花生油、发霉变质的坚果中,该毒素的毒性极强,由于肝脏是代谢毒素的器官,所以黄曲霉素进入体内,首先就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防癌体检

     筛查攻略

     王彩莲教授特别提醒,部分癌症的高危人群,如果能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尽最大可能争取更好的疗效。其中,规范的防癌体检是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

     肺癌

     高危对象:40岁以上、有肺癌家族史、有长期吸烟史。

     筛查方法: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肺癌。如果CT发现肺部有阴影或结节,特别是磨玻璃样的阴影和结节,最好到正规大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看看,有必要的话可以做个病理活检。

     结直肠癌

     高危对象:肠癌家族史,有大肠息肉病、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病等病史,高脂饮食,长期吸烟史,长期大量饮酒。

     筛查方法:研究发现肠癌的发病年龄偏大,正常人群50岁以上可以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肿瘤标志物镜筛查。最好能肠镜筛查,如果没有问题就间隔3~5年做一次肠镜。

     胃癌

     高危对象:40岁以上,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有慢性胃病史,长期吃腌制食品,长期吸烟史,长期大量饮酒。

     筛查方法:一旦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胆汁的胃液,或有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者,应及时做胃镜排查。没有出现任何胃部不适的年轻人,三代以内直系亲属中有60岁以下胃癌病死的,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没有高危因素的人40岁以上的建议每一到两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肝癌

     高危对象:有肝癌家族史,五年以上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40岁以上有慢性肝炎病史,肝硬化患者,长期嗜酒者。

     筛查方法:可以使用B超和甲胎蛋白筛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可做CT或磁共振检查。高危人群半年查一次,正常人群可一年查一次。如果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上腹部不适等,应尽快去医院就诊检查。

     乳腺癌

     高危对象:乳腺癌家族史,未生育或者35岁以后才生育,长期压力大,特定职业如教师、医务工作者等,乳腺良性病史。

     筛查方法:乳腺癌早期症状主要是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内陷等,一旦有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手段主要有钼靶、彩超,最好是钼靶和B超相结合,相对更容易确诊。30~40岁女性,每年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如发现可疑病灶再进行磁共振或钼靶检查进行排查;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育龄女性怀孕前进行B超检查,排查乳腺疾病,以免怀孕激发乳腺疾病的发展。

     专家简介

    

     王彩莲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德国UIm(乌尔姆)大学医学博士、东南大学医学博士。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任、东南大学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主任、东南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

     来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通讯员:蔡逸秋

     编辑:周芸

     审校:谢涛

     核发:戴利红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

     关注我们

    

    

     喜欢就点个

    


    
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生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