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想要少生病,先从这简单的几件事做起→
2024/4/1 家庭医生报

每到冬季,急性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哮喘或老慢支急性发作患者人数就会升高。特别是老年患者,往往有基础疾病伴慢性呼吸道疾病,稍不注意,可能使“小病”变成“大病”。

呼吸道“怕干不怕湿”
寒冬季节,吸入寒冷和干燥的空气对伴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非常不利。呼吸道干燥将导致痰液干结淤积,不易咳出,容易加重病情。在疾病急性期,应尽量避免外出,多饮温水,避免气道过于干燥。
轻微咳嗽不宜选用较为强烈的麻醉止咳剂,因为痰液引流不畅会加重呼吸道阻塞,而应考虑服用具有化痰作用的止咳药物,必要时应用雾化方式湿润呼吸道。
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应加强翻身拍背,体位引流,帮助痰液排出。
减少呼吸道“刺激”
热衷晨练的老年人,应根据天气情况注意适当延后出门时间,避免清晨极低的气温及废气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早晨地表温度远低于高空温度,温度逆差会使大气停止上下对流,包括汽车尾气在内的各种废气都会聚集在地面,加之城市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都会刺激呼吸道。
运动时不宜过于激烈,一般练到身体微微出汗就好,比较推荐打太极拳、瑜伽等轻柔的运动,可帮助增加人体血液循环,抵御寒冷。
冬季外出时,建议戴好轻柔、温暖的帽子、围巾,避免呼吸道直接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
遇到感冒不可轻视
有些老年人感冒时,会出现周身乏力、疲劳,或轻微头晕、嗜睡,若未能及时治疗,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咳嗽、咯痰等呼吸道症状,引发支气管炎、肺炎,或使得原有肺部疾病加重。对于心脏病患者,感冒还可能使得病情恶化,甚至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由于老年人感冒后明显较年轻人恢复慢,所以,提前做好自我保护更加重要。
需要提醒的是,如出现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较轻者可在家自行处理,多喝热水、多休息。如果症状较重,发烧超过39℃,或出现呼吸困难、咳血、胸痛剧烈时,应及时就诊。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周剑平
编辑:于家兴
审校:谢涛
核发:戴利红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
关注我们


喜欢就点个
和
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生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