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老鼠偷粪”拖不得!一旦发生应尽早治疗
2024/4/1 家庭医生报
民间经常把肛瘘比作为“老鼠偷粪”,如不进行积极处理,只能是瘘道越来越多,甚至于侵犯整个肛门肛周,直至影响肛门功能。“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很真实地反应了肛肠科患者手术后的情景,尤其术后第一次大便,能让“猛男落泪”。因此,有部分患者强烈拒绝手术治疗,即使肛门肛周千疮百孔,依然要求保守治疗,带瘘、带痔生存。但回归现实,带瘘生存真的可行么?
肛瘘及其发病机制
肛门直肠瘘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典型表现是有一根通畅的完整瘘道,有外口和内口。非典型可出现光有内口或外口,或管道不通畅。
肛瘘的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其中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约5:1,婴幼儿发病亦不少见。肛瘘的病因有肛腺感染、非腺源性感染等,其中90%的发病与腺管堵塞、感染相关。
A:肌间型肛瘘 B:经括约肌型肛瘘 C:肌上型肛瘘 D:肌外型肛瘘
肛瘘久治不愈的原因
1.内口存在;2.肛门括约肌纵横交错,肌肉的舒张、收缩可影响管腔的塌陷闭合;3.引流不畅;4.部分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结核、炎症性肠病等。
因此,虽然肛瘘在临床上的发生发展有规律可循,并有肛瘘磁共振、肛瘘超声等检查的加持,但该病的发展过程受瘘管的分布、位置的高低、与肌肉的关系、瘘管形成的病理背景及患者自身的基础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肛瘘的诊疗具有一定困难。
即使进行外科手术,也不能保证一次性痊愈。更有甚者,20多次手术后肛瘘依旧不能根治。因此,保守派患者认为既然不能百分之百确保肛瘘根治,那就干脆放弃手术,任由疾病进展,选择带瘘生存。
早期进行干预很重要
实际情况是,肛瘘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则内口不能痊愈,腐烂组织、瘘管等不能自行被吸收,一旦瘘管不通畅,容易引发二次感染,脓肿组织进一步发酵,脓液无法排出,脓腔内压力增加,迫使脓液向周围疏松的间隙组织进行蔓延,导致位置进一步加深,侵犯的括约肌增多,甚至于由低位单纯性肛瘘演变为高位复杂性肛瘘,增加手术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对机体破坏的风险。
现阶段肛瘘手术对比老式手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管是从技术本身、对括约肌的保护还是术后体验感,都尽可能地在治病的基础上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
因此,肛瘘一经形成,便不具有自愈性。对于普通健康人群而言,就像是肛门肛周安装了定时炸弹,饮食辛辣刺激、熬夜、抵抗力下降、大便摩擦等均有可能导致急性炎症发作,新发脓肿增加支瘘或加深位置,波及更深厚的括约肌,造成机体更大的伤害。因此,肛肠科医生主张在早期进行干预,创面小、生长快、周期短、痛苦少、难度小。
对于年老体弱,伴有炎症性肠病、结核、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的患者,为保证生活质量,可积极治疗基础病,只要肛瘘不进一步发展,可以带瘘生存,但需要定期门诊动态观察。
作者:江西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 王艳茹
通讯员:罗珊 乐熙文 罗昭淦
编辑:陈师睿
审校:谢涛
核发:戴利红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
关注我们
喜欢就点个
和
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生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