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得知自己患癌症后,为何脾气变坏了?
2024/4/1 家庭医生报

罹患恶性肿瘤会给患者以巨大的精神压力。一般来说,肿瘤患者会经历以下心理变化。
1.怀疑期 一旦确诊恶性肿瘤,很多患者表现出一种逃避心理,不相信医生的诊断,拒绝接受诊疗。事实上,患者心里很痛苦,却故意流露出平静、不在意,不愿接受亲朋好友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将自己封闭起来。这属于应激状态下的一种保护性心理反应,可降低恐惧程度,缓解痛苦体验,逐渐适应意外打击。
2.悔恨期 当患者意识到肿瘤诊断确切无疑时,常感到内疚和悔恨,并深思、苦想、寻找患病的原因,埋怨自己平时不重视身体健康。
3.恐惧期 当患者正视并接受肿瘤疾病后,常表现为恐慌、坐卧不安、焦虑、易激动、哭泣、行为冲动,同时伴有生理功能的改变,如心悸、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脸色灰白、出汗、失眠、尿频等。
4.抑郁期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当身体出现难以忍受的不适,加上生活工作能力的下降、社会地位的改变,难免产生孤独和被遗弃感,并引发抑郁情绪。但大多数患者的抑郁症状是暂时的,随着治疗结束,病情好转乃至康复,抑郁情绪会减轻或消失。
5.幻想期 患者经系统规范治疗,体验了疾病给身心带来的巨大痛苦,这时头脑中常有一些幻想,如期待一种根治肿瘤的新药出现等,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
6.妥协振作期和绝望期 严酷的事实迫使患者与肿瘤彻底妥协,不再惶恐害怕,意识到只有积极配合治疗,才有好转的希望。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当彻底了解病情后,便一撅不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不做任何努力与病魔抗争。
对于肿瘤患者的情绪变化,家属要保持情绪稳定,因为焦虑也会相互传染。此时,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沟通,鼓励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减轻愤怒和怨恨。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一起参与适宜的娱乐活动,如唱歌、下棋、绘画、练书法、做保健操等。在医生的指导下,保证患者均衡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者: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 高松涛
编辑:于家兴
审校:谢涛
核发:戴利红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
关注我们


喜欢就点个
和
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生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