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变腹胀,试试四味中药外敷这两穴!
2023/4/19 17:31:51 家庭医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肝硬变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

    

     (网络配图)

     腹胀是肝硬变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肝硬变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均会出现腹部胀满难受的感觉,一般临床上给予对症治疗,但效果欠佳,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及心理上的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穴位贴敷作为治疗肝硬变腹胀的一种方法,通过与传统中医经穴理论、中药贴敷联合治疗,具有药性缓和、无痛苦、价格便宜、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变腹胀脾虚气滞证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NO.1 临床资料

     收集医院肝病科收治的肝硬变脾虚气滞证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5.2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变35例,酒精性肝硬变4例,隐匿型肝硬变1例。

     NO.2 治疗方法

     处方:白术25克,木香、香附各15克,沉香6克。

     用法:上药混匀研成粉,加醋调匀成膏状备用。使用时先清洁穴位皮肤,将药膏摊平于无纺布上,约3厘米×4厘米大小,贴敷于神阙穴、足三里穴,并用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2周为1个疗程。

    

    

     (网络配图)

     嘱其敷药后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如果皮肤出现轻微发红、瘙痒等症状,属正常现象,如局部皮肤出现小水泡、红疹,应立即停药,用红霉素软膏涂抹,禁止抓挠,外覆盖纱布,避免摩擦水泡,防止破损,保护创面,防治感染。

     NO.3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腹胀症状改善大于75%。

     有效:治疗后腹胀症状改善大于50%,但小于75%。

     无效:治疗后腹胀症状未达到有效标准。

     NO.4 治疗效果

     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

     NO.5 体会

     现代医学对肝硬变腹胀的治疗为使用保肝、利尿、通便等药物对症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临床中发现,一些患者用药后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并且一旦停药,腹胀容易复发,久而久之,会导致结肠间神经丛损伤,传导功能障碍而加重腹胀症状。

     中医学认为,肝硬变腹胀属“臌胀”范畴,气滞、湿阻、血淤是肝硬变腹胀的主要病机,治以“行气导滞,健脾利水,扶正化淤”。

     《黄帝内经》曰“土得木而达”,疏肝解郁,升发肝木之气,有助于中焦健运。

     方中木香理气宽中,《本草纲目》载:“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诸气膪郁,皆属于肺,故上焦气滞用之者,乃金郁则泄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降逆。

     香附理气解郁,《本草求真》称“专属开郁散气”。以上三味皆芳香之品,解郁行气,辛香悦脾。

     《黄帝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白术苦甘温,入脾、胃经,功用补脾益气、燥湿利水,《本草通玄》中载“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健运中州,崇土利水,白术更有“利腰脐间气血”(《得配本草》)之功用,重用白术则可梳理带脉,利脐间气血,消除腹胀。

     加食醋调制可防止脐部感染,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并作为药物透皮吸收的介质,有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

    

     (网络配图)

     以健脾理气中药贴敷于神阙、足三里穴,使之发生经络感传而达到“气至病所”,共同发挥“药穴共效”,对于肝硬变腹胀脾虚气滞证能起到健脾理气、宽中消胀、利水渗湿之效,有助于肝硬变腹胀的消减,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所刊方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丨《医药星期三》2023年 第0947期

     编辑丨李家华校对丨郑柯二审丨张越终审丨刘慧英 张如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