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试试此中药外敷
2024/3/31 家庭医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性胸痛或胸闷不适。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常在情绪激动、受寒后发作。冠心病心绞痛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需及时采取合理手段治疗。本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使用穴位贴敷外治,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图片来源昵图网)

     1

     临床资料

     共选取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49~82.5岁,平均年龄62.5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3年。

     2

     治疗方法

     处方:三七10克,丹参25克,川芎12克,冰片8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混匀研成粉。敷贴时先用75%酒精常规消毒敷贴部位皮肤,将中药以醋或白酒等调成糊状,制成直径1厘米、高0.5厘米的药饼,贴敷于足三里、内关、心俞、膻中穴(双侧)上,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持续治疗1~2周。

    

    

     (图片来源昵图网)

     3

     疗效标准

     显效:经治疗,心绞痛等症状均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有效:治疗后心绞痛等症状、心电图均明显改善。

     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均未达到上述标准。

     4

     治疗效果

     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

     5

     体会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较为常见,属“心悸”“胸痹”中医范畴,病机主要为邪痹心脉、心脉淤阻。

     西医为临床治疗本病的常用手段,可一定程度缓解症状,但长时间用药可产生不良反应,降低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临床效果。

     穴位贴敷为中医外治法,将中医理论作为指导,将辨证论治作为治疗原则,将中药以醋或白酒等调成糊状敷于选定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药穴位贴敷有药物配伍及穴位调节双重作用,充分抓住冠心病心绞痛病机特点,可有效增强疗效,还可避免药物内服禁忌或副作用,减少对针灸穴位产生的恐惧。

     本研究将足三里、内关等穴位作为贴敷穴位,足三里为阳明胃经和穴,主要治疗脾胃等疾病,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对足三里进行贴敷可扶助正气,贴敷内关穴通于任脉、联络于心,心俞为心气运行转输处,配以膻中穴可调节阴阳。

    

    (图片来源昵图网)

     现代研究表明,对膻中进行贴敷可起到调节神经、扩张冠状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对内关穴进行贴敷可调节心率、镇静止痛。

     中药外敷方包括冰片、三七、丹参、川芎。三七有化淤止血、活血定痛之效;丹参有活血止痛、凉血消痈之效;川芎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活血祛淤之效;冰片有清热止痛、开窍醒神、散郁火之效,可使诸药更好地渗透进皮肤肌理,发挥治疗效果。诸药合用可共奏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之效。

     现代药理证实,冰片有抗心肌缺血、抗炎、止痛、镇静等作用,三七有降血压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将其贴敷于特定穴位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痛苦。

     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穴位贴敷外治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

     (所刊方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丨《医药星期三》2023年 第0971期

     编辑丨李家华校对丨郑柯二审丨张越终审丨刘慧英 张如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