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看别人如何用方
2024/3/31 家庭医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的发病率约为2.7%,尤以老年患者顽固性的全身皮肤瘙痒、女性外阴瘙痒最常见,或常常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首发症状,西医对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多以皮肤干燥为主要诱因。陕西中医药大学张效科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思维缜密,对糖尿病及并发症诊治见解独到,疗效甚好。现将其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经验介绍如下。

    

     一、病因病机

     张教授认为,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病机为阴血亏虚,滋生内风,病位在肌表脉络,临床表现多为阵发性遍身皮肤瘙痒,夜间加重,以四肢为主,搔抓后可见糠皮状脱屑,甚则血痕累累,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治疗原则为滋阴养血、祛风通络。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二、治疗方法

     张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指出,藤类风药用于皮肤病中疗效明显强于普通风药,并将其称为皮肤病中的增效剂。

     《本草便读》云“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此物善治风疾”,藤类药物纵横交错犹如机体脉络,无所不达,故中医取类比象,以形治形,可引药直捣病所,常用清风藤、海风藤、夜交藤、徐长卿等藤类药,以加强祛风止痒之功,并有活血通络之用,达急则治其标和兼顾其本,配合黄芪、白术等以化生气血津液以开源,麦冬、乌梅等酸甘敛阴以节流,开源节流治本病之根;玄参、赤芍、地骨皮以清血分郁热,并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且玄参、麦冬为施今墨治疗消渴对药,麦冬可滋肺阴以养水之上源,玄参可益肾阴以助水之下源。

     张教授常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随诊加减药物,伴睡眠差者,加用酸枣仁、百合等安神助眠;有大便干、无力者加用生地、瓜蒌仁以增强润肠通便之效;兼有头晕、咽干、口苦者加用刺蒺藜、白芍、柴胡以平抑肝阳。

    

     三、典型病例

     董某,女,71岁。患者自述全身瘙痒一月余,四肢为甚。糖尿病病史20余年,目前使用地特胰岛素睡前12u,三餐前服用诺和龙2毫克、盐酸二甲双胍片0.5克降糖,平素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近一个月未规律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较差,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自行购买软膏(具体不详)涂抹后未见缓解。

     刻下症见:四肢散在斑片状抓痕,无皮疹,有糠皮样脱屑,四肢及背部有血痂,夜间痒甚,伴有烘热感,全身乏力,睡眠差,饮食控制可,饮水少,大便干,每日3~4次,舌红,苔少,脉沉细;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4mmol/L。

     中医诊断为消渴、风瘙痒,辨证为阴虚风燥,治以滋阴养血,祛风通络,自拟方为:麦冬30克,玄参25克,乌梅、川芎、地骨皮、荆芥各20克,黄芪、炒鸡内金、陈皮、防风、青风藤、当归各15克,徐长卿12克,生地、桂枝、甘草各10克。共12剂,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药渣可熏洗四肢,并嘱规律服用降糖药、定期监测血糖,避免食辛辣、肥甘之品。

    

    麦冬(图片来源昵图网)

     二诊:患者服药后皮肤瘙痒较前明显缓解,四肢抓痕变浅,脱屑好转,睡眠仍差,大便调。效不更方,原方加酸枣仁、百合各15克,继服7剂。

     三诊:上述症状消失,大便偏稀,舌淡红,苔薄,脉沉,原方去生地,麦冬减至15克,玄参减至10克,加炒白术15克,炒山药20克,葛根10克,继服12剂。2月后复诊未见复发。

    

     四、体会

     根据本病病因及临床表现将其归为中医外科学中的“风瘙痒”病,究其病因,不外虚实,实者多因饮食不宜、过食辛辣油腻之品,血热内蕴、湿热内生而化热生风,表现为瘙痒难忍、抓耳挠心,全身瘙痒轻重不一,可见丘疹及渗出;虚者则多因久病体弱,气血亏虚,则风邪外袭,或久病淤血内阻,气血津液不能达表,以致不能营养肌肤,多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血痕累累。消渴病日久耗气伤阴,加之“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肝脾肾亏虚,则精血不足,使阴津亏虚,血凝不行,肌肤经络失养,且久病邪入络,故而老年患者常缠绵难愈。

     本案患者年老且病史较长,消渴病日久本就耗气伤阴,加之近一个月以来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更加重阴津耗伤,予以麦冬、乌梅合甘草酸甘化阴,补其不足,合黄芪、桂枝调和阴阳,补气化生阴津,则源流不断,炒鸡内金、陈皮以助脾运,防滋腻太过,臣以川芎、当归,补血行血,即“治风先治血,血性风自灭”之意,荆芥、防风疏风解表透邪外出,加用风药增效剂徐长卿、青风藤以祛风通络,引药达所、并祛风止痒。纵观全方,阴津得补得化,则四肢形体百骸可滋养,内生风邪得以祛除,则肌肤经脉复宁静,药切中病机,故诸症去则身安。

     来源丨《医药星期三》2023年 第0976期

     编辑丨李家华校对丨郑柯二审丨张越终审丨刘慧英 张如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