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毒如虎”,处暑养生关键在这三样
2024/4/1 家庭医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意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

     处暑前后,冷空气南下次数开始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南方地区,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天,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此时更要注意养生。

    

    (网络配图)

     处暑疾病预防

     1

     防脾胃失调

     秋老虎的到来,意味着暑热并未完全消退。而湿气当令,脾胃最为脆弱,很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所以,要注意防脾胃病。此时,应以健脾利湿为主。

     养护脾胃,可艾灸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2

     防关节痛

     处暑,白天暑热蒸腾,早晚凉意袭人,很多人容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同时,处暑临开海,海鲜好吃但不宜多吃,尤其是尿酸高、痛风患者,应多以素食为主,多喝水,少吃肉、海鲜等高嘌呤食物。

    

    (网络配图)

     3

     防伤寒疾病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也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而经常吹空调、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网络配图)

     处暑的养生事宜

     1

     保持充足睡眠

     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而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

     所以,此时的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最好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就上床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中午适当午休,睡好子午觉。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极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需要静卧养气。

     2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应做到少食多餐。

     此外,民间也有处暑吃鸭的传统习俗。现代研究也表明,鸭肉中的脂肪不同于其他动物脂肪,其化学成分近似橄榄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除了鸭肉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开胃健脾、消除疲劳的药食同源产品,天绿元素小课堂为您推荐处暑养生套装:天绿元神和天绿元卫,解除秋郁秋燥的同时,养护您的脾胃,让您的健康一直在线。

    

    

     3

     少受“冷刺激”

     虽然处暑白天依旧比较炎热,但早晚温差较大,一个不留神就会受寒,所以尽量要少受“冷刺激”,不喝太多的冷饮,少开空调、电扇,注意保暖。外出时要带足衣服,切忌迎风而立,避免受凉。

     处暑养生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起居有常、调畅情志等,重点关注秋季高温反弹,预防秋燥,减少“秋乏”及秋季常见疾病的发生!

    

     识别右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广 告

     作者丨天缘绿科技 甘秋娟

     编辑丨李家华校对丨郑柯二审丨张越终审丨刘慧英 张如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