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三年,北京名中医一方搞定
2024/4/1 家庭医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北京名中医

     梁晓春教授为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承祝谌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耳鸣的经验介绍如下:

    

    (网络配图)

     一、病因病机

     梁教授认为,耳鸣的发生责之肾、肝、脾三脏,痰、淤两端,临床以脏虚为本、邪实为标,往往本虚标实,治疗时强调整体论治,标本兼顾,补虚泻实,方随法定。

     二、病案举例

     患者,女,61岁。

     患者主诉“反复耳鸣三年余,加重一个月”。患者反复耳鸣,时轻时重,晚上2:00~3:00发作,耳鸣如潮,影响睡眠。时头晕沉,面潮红,心烦易怒,双目干涩,视物模糊。乏力倦怠,周身酸软疼痛,久立后腰痛明显,健忘。食欲欠佳,口干、口苦、口黏,大便成形稍黏滞,小便正常。既往患高血压病六年,监测血压服药后正常。舌质暗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滑。

    

    (网络配图)

     西医诊断:耳鸣,高血压病。中医诊断:耳鸣,肾虚肝亢,痰淤互阻。治宜补肾平亢,除痰祛淤。

     处方:酒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菟丝子、陈皮、法半夏、茯苓、天麻、蔓荆子、当归、白芍、川芎各10克,葛根、生石决明(先煎)各30克,生甘草6克。14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温服。

     二诊:患者药后耳鸣减轻,睡眠转安,情绪平稳,乏力等改善。食欲增加,二便调。舌暗红,略胖,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证治同前,守原方续进14剂,服法同前。

     三诊:患者偶尔发作轻微耳鸣,饮食睡眠好,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滑。证治同前。继服原方7剂,以巩固疗效。

    

    (网络配图)

     三、体会

     耳鸣,患者主观感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现象,与耳聋、眩晕并称为耳科的三大主症。成人耳鸣的患病率高达15%~20%。

     中医学视耳为清窍,居清阳之首,与脑相通。《素问?脉解篇》曰:“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耳鸣,又有蝉鸣、苦鸣、耳数鸣、耳虚鸣、重听等不同名称。

     梁晓春教授认为,肾阴不足是耳鸣的发病根本,随着病程的进展,可阴损及阳,补肾是治疗耳鸣的根本。肾虚耳鸣,治宜补肾滋阴;肾阳亏虚者,治宜温补肾阳。

    

    (网络配图)

     调肝为治疗耳鸣之关键,若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者,治宜疏肝理气;若气郁化火,或暴怒气逆,肝胆之火循经上扰者,治宜清肝泻火;若肝肾阴虚进一步加重,阴不制阳,水不涵木,而致肝阳上亢者,治宜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梁教授强调,耳鸣调肝,必须仔细辨别气郁、肝火、阴虚、阳亢之不同,而分别治以疏肝、清肝、滋肝和平肝。

     健脾是治疗耳鸣的枢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经脉空虚,不能上奉于耳,则耳鸣时轻时重,治宜健脾益胃。若脾虚甚,清阳不振,阳气不能上达于耳,则治宜补气升阳。

     梁教授认为,由痰火、湿浊引起的耳鸣标实证多与脾胃气虚有关。若患者平素嗜饮酒厚味,则聚成痰热,痰火上升,壅塞清窍,治宜清火化痰。若为痰湿上蒙清窍,治宜燥湿化痰。

    

    (网络配图)

     梁教授认为,淤血是导致耳鸣的另一致病因素,治宜祛淤通窍。临床常加用葛根和石菖蒲,二者俱入脾胃二经,开窍利耳,和中升阳。如血淤重者则加用僵蚕、地龙或全蝎以活血化痰通络。

     (所刊方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丨《医药星期三》2023年 第0967期

     作者丨吴群励 杨丹编辑丨李家华校对丨郑柯二审丨张越终审丨刘慧英 张如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