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我们靠什么紧紧抓住抗疫主动权?
2022/12/10 19:31:31 钧正平工作室
“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近日,随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全国各地纷纷行动,积极响应落实相关优化措施。
此次国家对防疫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是深化对疫情防控工作规律性认识、因时因势完善疫情防控政策的具体体现,是结合当前病毒变异株特点、疫情形势动态以及地方有益经验和存在问题等因素,综合考虑之下的主动作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持续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

实际上,从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到制定二十条优化措施,再到最近出炉的新十条措施,每一次对防疫政策的修订调整,优化再优化,走小步不停步,都彰显了我国实事求是、积极审慎的务实态度,体现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以及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始终坚持。
而实践也证明,我国制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是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
有网民说,“国家用三年时间构筑了一道安全网,保护我们度过了病毒最危险的时期。”
事实的确如此。近三年来,我国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在病毒最凶猛的阶段,有效保护了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冠发病、重症和死亡比例均处于全球最低水平,这实属不易。
近三年来,我们以争分夺秒的速度,提升应对疫情大考的能力,一直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趋势和临床治疗的实践经验,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有效赢取了空间和时间。如今,抗疫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已经走过。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明显减弱,人民群众面临的整体健康风险趋于缓和。
近三年来,我们持续聚焦疫情形势变化,拥有了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救治、流调等能力持续提升,防控应急机制更加完善。疫苗研发与接种取得积极进展,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这些都为今天的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

当然,我们还未到最后胜利的时候。需要认识到的是,我们的防疫政策是在优化,并不是完全放开,更不是“躺平”。病毒毒性虽然在减弱,但仍有较强的传播性,对于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的保护依旧不能放松。新十条措施中也提到,“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等。这充分表明,国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始终是审慎稳妥、稳步推进的,是不断优化、科学精准的,更是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是我们特有的优势,也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一条重要经验。近三年的抗疫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法宝。
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道重要防线。当前,在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调整的过程当中,我们仍不能麻痹大意,需要每个人继续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坚持自我防护,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同时,我们也不必过度恐慌。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心,用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来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就一定能战胜前进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回归正常生活、早日战胜疫情,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心愿。只要我们同心、同向、同行,尽心、尽力、尽责,慎终如始,善作善成,稳住心态,坚定信心,紧紧抓住抗疫主动权,就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
作者 / 雷少逸
编辑 / 金 晶
校对 / 葛 畅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钧正平工作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钧正平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