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最光荣的一天”,背后有着怎样的蕴意?
2022/12/16 12:07:56 钧正平工作室

     近期,陆军某旅一名军官出国比武,因表现出色、成绩斐然光荣立功。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他本人,立功喜报寄到甘肃老家后,更是由县长亲自带队一路敲锣打鼓把喜报和慰问金送到他家。他的母亲在电话中激动地说:“今天是最光荣的一天!”

     对于一名军人而言,没有什么比军功章背后的荣誉更值得骄傲。荣誉奖章是对军人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是对单位年度战备训练、教育管理、国防科技、服务保障等各方面尖兵的遴选推荐与奖励表彰,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因而,共享军功荣耀,共同见证分享荣光,对于军人与家属而言都是一份珍贵的殊荣。

    

     “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军人的荣誉从来不仅仅属于军人个人,更是凝结着无数家庭的坚定支持与默默付出:有志青年选择了从军报国,就是选择了在火热军营中摔打锤炼、拼搏进取,让青春在争创荣誉、奋发向上的军旅生涯中闪闪发光;送子参军,情系国防,正是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一心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

     这样的付出与奉献,在人民军队的队伍里代代传承。从当年志愿军战士与家人的一封封书信中,我们看到了同样感人至深的情怀:

     “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在牺牲前留给母亲的信中写下的话,是儿子对母亲的承诺,更是军人对祖国的铮铮誓言,上甘岭战役中,年仅21岁的他以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的机关枪眼,用生命践行了他的忠诚;

    

     “现在我已经戴上祖国人民赠送的勋章了,你看见恐怕也很高兴吧!我还正在争取戴上军功章回去见毛主席。”时任24军70师201团教导队文化教员的李征明在写给家人的信中难掩慷慨豪情,数月后,他就壮烈牺牲,年仅23岁;

     “孩儿在部队学习了很多革命真理,知道为谁当兵,吃苦为谁。如果我有不幸,你们不要悲伤,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言出自于荣膺“人民功臣”称号的“中国好儿女”英雄易禄亨,16岁的他写给父母亲的家书感动了全军指战员的心灵;

    

     ……

     军人的荣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爱军精武的赤诚。正是拥有这样的共识,才会感召千万革命军人冲锋陷阵、拼搏厮杀,积聚起无数小家的意志力量,形成捍卫祖国大家的钢铁长城,激励着一茬茬官兵为国家而战、为人民而战、为胜利而战、为荣誉而战。

     朱德元帅曾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战争年代,军人的荣誉奖章饱经战火硝烟洗礼,荣誉的获得往往都需要付出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进入和平时期,军队功勋荣誉表彰体系日益健全,设立层级更加准确鲜明,有力激发了官兵战位立功、岗位建功的信心意志,“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对荣誉的追求与向往可以说贯穿了每名官兵的军旅生涯。

     去年末,《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印发。一年来,全军广泛开展新时代立功创模活动,英模典型纷纷涌现,一位位官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陆军某特战大队组织伞降实跳,空中突发险情,地面观察员判断及时、指挥得当,化险为夷,大队及时为他们记三等功;武警部队某支队2名哨兵履职认真,搜排发现违禁物品,消除了事故苗头,双双立功受奖;新疆军区某旅一名军士技师牵头编写某型装备操作规程和任务流程,多次立功受奖,成为战友敬佩、竞相拜师的“兵专家”……

    

     一枚枚奖章、一份份荣誉都是拼出来、干出来的,都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艰辛付出。军人往往要经受各种环境和条件下的体能、技能及综合训练,而且所有的军事训练都本着“练为战”的思想出发。头顶烈日的队列训练、进山驻训队形演练、冬季野营拉练、各种演习对抗,无论是寒风冷冽的冰天雪地,还是风餐露宿的大漠草原都是军人最好的磨练之地。

     有这样一句话历久弥新:社会崇尚荣誉,必将国防巩固、英雄辈出;军人珍视荣誉,才能坚贞不屈、不辱使命。

    

     荣誉之花,根植尊崇沃土,就能绽放得更加绚丽。胸前悬挂着的军功章,铭刻的是光辉历史,肯定的是牺牲奉献,彰显的是价值荣誉。获得荣誉的同志,应永葆感恩心态,常怀“归零”意识,把党和人民的褒奖当作无上荣光,自觉做到珍惜荣誉、悉心呵护荣誉、积极创造荣誉,以牺牲奉献浇灌荣誉之树,以担当有为创造辉煌成绩,以此回馈家人的关爱、组织的培养、人民的期望。

     英雄花开春正好,奋楫中流逐浪高。面对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广大官兵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发姿态,积极投身新时代立功创模活动,始终保持强军有我的使命担当,坚决听党指挥,聚力练兵备战,矢志奋发奋斗,以全新成绩书写军旅更大荣光!

     作者 / 张禾年

     编辑 / 杨 洋

     山 山

     校对 / 李晓艳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钧正平工作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钧正平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