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世界研发出抗癌神器,晚期癌症终于有救了!
2017/4/29 走进科学

     来源:央视财经

     癌症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目前针对癌症有许多治疗手段,但这些手段往往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体免疫力,带来了并发症,导致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不过近年来我们国内的一家企业针对中晚期癌症患者自主开发了一种治疗设备,给这些患者带来了希望。

    

     癌症患者接受A45放射动力治疗 肿块缩小看到生的希望

     34岁的刘俊在今年1月份被确诊为癌症时,正在北京的公司里率队做一个IT项目。突如其来的恶讯让刘俊的生活一下子陷入绝境。而更让他绝望的是,随着病情的加重,医院开始拒绝对他的医治。

    

     刘俊患的是结肠癌,从确诊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肿瘤已经从直肠转移到整个腹腔和骨头、肝脏,造成直肠梗阻和大量腹水。他跑遍了湖南和北京的各大医院,得到的回答是:无法有效控制。年轻的刘俊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他又抱着一线求生的希望,找到了苏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想尝试一种新的A45肿瘤设备的治疗。

    

     母亲张慧平每天为刘俊擦脸时两人都会抱头痛哭。全家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卖掉了房子,还欠下60多万的外债。她极度渴望这次治疗能挽救儿子的生命。

    

     刘俊母亲张慧平:他一下子要是真的没了,我们家就完了!

     这天上午,一个为刘俊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的多学科专家会诊正在进行。专家会诊一直持续到中午,最终确定刘俊要在一周内做好各种生化指标检查,并定位全身病灶。七天后开始用A45肿瘤仪器进行治疗。就在刘俊积极准备医治的时候,75岁的周庆友正在济南拓普肿瘤医院进行第二次A45的上机治疗。

     A45肿瘤治疗方法在国际医学上称作RDT,也叫放射动力治疗。是一种药械联合的方式。治疗前病人会先服用一种光敏药物,治疗中,它会通过医用加速器激活患者服用的体内光敏药物,产生足够的单线态氧,从而破坏肿瘤细胞的线粒体,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周庆友患有肺癌,先后经历过痛苦的化疗和质子治疗。但肿瘤经过短暂的控制后又迅速复发并扩散到多处骨骼。三个月前,老人做了第一次A45肿瘤治疗,意想不到的是病情得到了控制。

     肺癌患者周庆友:其实现在不闷了,也不怎么咳嗽了,那时候闷,你一咳嗽这个痰上不来,光铮铮响,没来这个地方之前铮铮响。那它通过放疗以后加上这个挂着瓶,它就能上来痰了,上来痰就好受了。

     这一天,周庆友做完第二次A45的肿瘤治疗后,立刻拿着自己刚拍好的CT找到医生迫不及待地想查看治疗结果。

     济南拓普肿瘤医院院长 放射学博士 穆向魁:这些淋巴结都已经完全没有了,淋巴结完全没有了。肺部这个小病灶还有一点,也很稳定。

    

     十年磨一剑A45肿瘤治疗设备终诞生 扬眉吐气填补美国空白

     A45这种肿瘤治疗设备,主要适用于治疗实体肿瘤,尤其对肺癌、肝癌等,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以往针对晚期癌症的治疗,传统治疗以化疗为主,由于传统化疗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毒副作用,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肝肾损伤。而A45肿瘤治疗具有精准的靶向性,在彻底清除肿瘤细胞的同时,很好的保护了正常组织,副作用轻微,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概率。那么这个设备是怎么研发出来的呢?

    

     孙启银,大基医疗董事局主席,北京核医学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7年就开始设想用分子影像和放射动力联合诊治晚期癌症病人的新技术。

     大基医疗董事长 孙启银:你转移了怎么办?化疗吧就容易产生很大的副作用,现在好在有点靶向药又耐药。所以说癌症是个很大的难题,我就在寻找,这些年来寻找啊寻找,全世界寻找。

     在一个偶然的国际展会上,一台瑞典的医用加速器引起了孙启银的关注。这台加速器可以将能量输出45mv,形成X射线,并能深入人体组织。孙启银敏锐地觉得,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肿瘤传统治疗的新尝试。

    

     而与此同时,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全国委员,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曾骏正在实验室里一遍遍做光动力诊疗的试验。曾骏在研究中发现,即使在传统的放疗、化疗失败的情况下,肿瘤为了生存依然会大量摄取一种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存在于一种光敏剂药物中,可以很好地定位肿瘤,它们就像埋伏在肿瘤周边的炸弹。但是为了消灭肿瘤细胞,拿什么来引爆这些炸弹呢?

     中国核医学专家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 曾骏:也是我的突然一个想法,我说直接来做这个化合物,在这高能设备下面照,那就是看它能不能产生我们叫单线态氧。因为单线态氧这个化合物,它本身没有毒性的,只有它激活了它以后,产生了单线态氧以后它才能够杀死细胞。那我就来看看,它单线态氧产生多少。所以当时我就是奔着这个去的,一做一看。

     曾俊正在寻找可以引爆炸弹的工具。而孙启银刚好找到了这个工具。当孙启银向曾骏投去橄榄枝时,两人一拍即合。

    

     而为了不伤及正常的组织细胞,曾骏必须将精准级别聚焦到肿瘤细胞中线粒体的内膜孔。可是如何精准打开线粒体的内膜孔?如何用合适的A45肿瘤治疗设备的射线能量深入组织脏器,产生足够的单线态氧诱发肿瘤细胞的死亡呢?为了解答这两个疑问,曾骏在苏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二层的试验室里一待就是五年,直到一天深夜,他的试验迎来了一个颠覆性的突破。

     孙启银:我最晚的时候有一次是夜间12点,他知道我12点之前是不睡觉的,打过来我们赢了。

     五年的时间终于有了结果。曾骏在A45肿瘤治疗技术的试验中有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发现,通过高能设备照射化合物,可以产生足够的单线态氧,诱发肿瘤细胞的死亡。

     使用动力原理治疗肿瘤远不是发现一个设备这么简单,使用什么样的药物,使用多少计量激活药物,如何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在曾骏孤军奋战揭开这一道道难题的时候,遇到了另一位盟友,穆向魁。

     穆向魁,在读于瑞典默奥大学的放射学博士时,接触到国内A45治疗技术。当时,他对这一技术心存怀疑。但通过两年的临床病例跟踪,他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4年回国后就加入到A45肿瘤治疗的团队。利用这种全新的肿瘤治疗技术,A45设备累积治疗了2000多位患者。穆向魁和曾骏从中梳理出一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使用传统化疗方法和A45肿瘤治疗的两组对比数据,两年存活率一项,传统治疗是零,A45的治疗达到了35.7%。

    

     从2007年开始研究A45肿瘤治疗方法,2009年完成研究形成现有的A45肿瘤治疗方法,2012年正式运用于临床,到如今,十年磨一剑。最让孙启银扬眉吐气的是,2014年,A45肿瘤治疗设备,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认证;2015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而成立于1904年的美国费城肿瘤中心,是美国第一家肿瘤专科医院,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指定的第一家综合癌症中心,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2013年,美国费城肿瘤中心专门购买了一台A45肿瘤治疗设备。

     孙启银:他们当时说也填补了我们美国的空白,我也感到挺自豪。以往都是引进别人的,反过来我们再去给美国填补空白、给世界其他国家填补空白,我觉得这是特别自豪的事。

     A45列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申请” 专家、市场正密切关注

     A45设备确实很亮眼,那这套设备我们能不能尽快让患者都用上,给更多的家庭带来福音呢?事情似乎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简单。

     首先:价格贵

     上海长海医院放疗科主任张火俊,也是上海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科分会副主委。他多次来到苏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了解病人就诊A45的治疗情况。虽然对A45新技术十分感兴趣,但在这项新技术的具体应用上,张火俊一直持谨慎的态度。因为一台设备的市场价格在4.9亿元,十分昂贵。

     其次:目前A45临床数据报告来源于一家机构,样本来源相对单一。

     且80%非首诊,就是指第一次接诊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荣福,是全国核医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他告诉记者,据中国癌症统计中心报告,中国每年有近430万新增肿瘤患者,每年有280余万的患者不治去世。而这280万人多是中晚期癌症患者,A45如果能顺利推广,将是其中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这种新型设备虽然累计五年做了2000多例癌症患者,由于样本出自一家机构,未免显得不够客观,如果想拿出更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必须要联合多家机构,共同完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也一直在关注A45的应用和推广。2015年6月,由他为负责人,获得了科技部批复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其中一项就是关于A45这个前沿技术产品的开发。

     在这份计划书里,特别针对目前A45临床科研样本的短板,有西北、华东等七大区域,10家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计划协作开展多中心研究方案。目前李宏军已顺利完成初审答辩,如果项目能被审批,这将可以客观科学地效验证A45的可行性。

    

     李宏军:申报下来以后,我们这个团队73个人都是在全国多中心里。三年之内我们将完成这项科学研究,将为这个设备输入灵魂。这样的话,它设备有了形我把灵魂再注入,有形有魂有神形神合一。将来的话是我们中国在放射动力治疗技术方面,要领先于国际很高一个水平。

     走进科学观察:攻克癌症需多方合力

     实践证明A45对晚期癌症治疗确实有效,但面临两个问题,目前的治疗费用还比较高,还有临床的医疗数据来源比较单一。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开始对他们伸出援手。科技部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申请”,如果获批,将能科学客观验证A45治疗的有效性,进而加快它的推广。

     癌症是当今全世界的医疗难题,在这场艰苦的战斗中企业家、科学家、政府部门必须通力合作!

     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灯塔——走进科学

    

    


    

     长按以上二维码可关注本公众号,十几位中科院院士都关注了公众号“走进科学”(k95028),让我们一起,看破迷雾。

     走进科学文章,只为探寻真理,您的一次传播可能会照亮无数人的生命!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走进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