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我养你呀!
2017/9/12 健康养生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 健康养生 免费关注。每日推送健康知识,推广中医课程,关注我们后-免费观看大量针灸、正骨、推拿、按摩、埋线、减肥的医学视频。
联系电话:152 0155 8204 (康老师)
投稿和合作微信/QQ:18514425318
胃部疾病有着不同的症状,常见的胃部疾病有以下几种:
1、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这种情况要考虑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2、饮食不当或受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这种情况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
3、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饮食不当就发作。也有可能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时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不见消瘦。这种症状,以过敏性肠炎的可能性较大。
4、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病的时间可能已经很长;疼痛有规律,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后发作。这种情况可能是胃溃疡。
5、经常在饭后2小时左右出现胃痛,甚至半夜疼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节律。这类情况可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炎症。
6、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可能患有食管炎、食道憩室或食管癌早期。
7、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可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近期才出现,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这种情况应高度警惕,因为有可能是胃癌。
胃不好一定要及时调理,因为无论每天的食物营养含量多么高、品种多么丰富,如果肠胃消化吸收不了,那也等于“白吃”了,在短时间内,身体健康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长期得不到食物营养的补充,健康也就慢慢地失去了保证,抵抗力下降,相当于为疾病敞开了大门。
所以,好好对待自己的胃,打好保“胃”战。
穴位养生保“胃”战
现如今的美容院穴位养生也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按摩下面几个穴位可以达到调养胃部效果。
1
足三里
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如果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
另外,足三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白领和亚健康人群,每天按压足三里10分钟,能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劳。
2
大陵穴

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是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3
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
所以今后只要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4
内关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5
下脘穴

下脘在腹部,离脾胃很近。按摩下脘穴的作用与好处是治疗腹胀、呕吐、肠鸣、消化不良等。中医里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穴,就是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这有点儿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下脘和内庭相配,可以清胃泻火,消食化积。
日常养胃,按揉上面几个穴位,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长期坚持,不知不觉中胃口就会好起来。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祖传达摩正骨实用全科班
每月号1号报到2-9号报到 15201558204(微信)
颈椎的诊断:
胸椎的手法操作:
---------------------------------
达摩108手法正骨课程培训班
学 费:6800元
主讲人:李茂发
时 间:
每月1号报到、2号—9号全天上课、晚上练习手法
(微信报名优惠多多,微信号15201558204)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