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意外好看的离婚综艺:一段婚姻好不好,看聊天的情绪就知道
2022/3/18 看见心理


Hi,我是看见心理的主笔苏小菲~
最近,一档国产离婚综艺《再见爱人》收获了高达8.7的豆瓣评分。
节目邀请了3对经历情感危机的(前)夫妻,在18天的旅途中,寻找关系的答案——离,还是继续?
令我意外又惊喜的是,节目嘉宾们都勇敢地将自己婚姻里那些或甜蜜、或扎心的真相赤裸裸地摊开在公众面前。
不少网友表示:这档综艺最大的受益者是观众,因为能够近距离观察别人的婚姻,来理解和改善现实里的关系。
伴随着他们的这段旅程,我也收获了一个重要的感悟:情绪不成熟,是亲密关系里的一个定时炸弹。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关系的矛盾、结束完全归因于彼此需求的不匹配。
但在我看来,没有哪一对伴侣不需要磨合,关键在于双方是否有足够的智慧一起解决冲突。
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的那样:许多人都误将爱当成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问题。
今天的文章,就想借这档综艺,聊聊情绪不成熟的3个表现,以及,如何拥有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情绪不成熟表现一:
压抑情绪、沉溺于情绪
有的人在谈恋爱时,很容易产生极大的情绪反应;
但也有人会习惯性隔离情绪,并用理智来标榜自己。
但一个情绪成熟的人,能够合理地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既不压抑、否认情绪,也不过度沉溺于情绪。
偏向天平的任何一端,都可能激发关系矛盾。
《再见爱人》里一组处于离婚冷静期的嘉宾——06年的超女朱雅琼,和比她大10岁的编剧丈夫王秋雨(老王),就经常因此吵架。
老王认为,任何无法改善现实生活的,都不重要,包括一个人内心的感受、甚至仪式性的婚礼;
但朱雅琼则完全相反,她浪漫,常常用歌声表达心情,十分注重情感需求和生活里的仪式感。
可想而知,这样的两人生活在一起,要解决的问题和差异必然数不胜数。
旅行的第一天,就爆发了冲突。
当晚,节目组播放了两人以前相处时录的视频。
摄影师问老王:现在看这些还有什么感觉吗?
可他面对陪伴19年的伴侣,竟只是冷淡地表示:

听到这样的回应,朱雅琼微皱眉头,似乎毫不意外,只是迎着风流下眼泪。
但一会,她又不甘心地问:那你觉得我有给你惊喜吗?
老王回应道:是,但它能有什么意义呢?我惊喜了,我开心了,但是它有多重要呢?
此时的视频弹幕里,不少观众已经气不打一处来:这么窒息,赶紧分开吧。
奇葩说辩手黄执中对此的评价更是一针见血:

也就是说,老王没有能力关注他人的情绪,是因为他对于自己的感受也十分漠视。
之所以会这样,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社会的刻板印象下,男性得是家庭的顶梁柱,他必须隐忍坚强,也因此彻底隔离了内心的感受。
但就像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那些被压抑的,最终都会以更丑恶的方式展现出来——
排斥、压抑情绪,不仅囚禁了真实的自己,也会将“情绪需求”当做“不成熟”投射到另一半身上。
而老王对情绪的轻视,也成为了朱雅琼在情绪深渊里越陷越深的一个潜在原因。
当情绪需求被否定时,朱雅琼可能会逐渐认同对方的评价:
也许,真的是自己太情绪化了,自己内心还不够强大。
可是,我们常常会忘记,一个真正具备爱的能力的人,绝不会打压与否定另一个人的感受和需要。
而且,情感需求只会在一次次的压抑与否认中越积聚越强烈,变得很“作”。
但面对已经持续19年的感情,朱雅琼仍然让自己陷入一次次求而不得的痛苦,也离不开自身的原因:要求另一个人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负责。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明明是老王忽视、否定她的情感需要啊,她感到委屈再正常不过了吧。
然而,一个情绪成熟的人不会反复地在痛苦里打转——
我期待你爱我、重视我,但如果你给不了,虽然我会难过,但也可以接受。
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每一个渴望和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而且,我也有能力离开你,寻找其他能满足我的人,或者学会自己满足自己。
我很喜欢女演员张艾嘉在接受董卿采访时的一段回应:

当一个压抑感受的人,和一个沉溺于情绪的人在一起时,一个可能的结果是:
压抑者会变得更压抑,情绪化的一方会变得愈加抓狂。
直到他们能够从一次次重复的冲突中悟出,亲密关系希望带给他们的成长。

情绪不成熟表现二:
指责、情绪宣泄式的沟通
很多人表达需求时,会习惯性地指责、冷战。
但这样做,被攻击的一方很可能会进入受伤和防御状态,又怎么能分出多余的精力来体会另一方的需要呢?
而一个情绪成熟的人,能够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一天晚上,参加节目的3组嘉宾一起玩“正话反说”游戏。
有人问老王:你喜欢朱雅琼唱歌吗?
老王“笑呵呵”地回说:我太喜欢了——这在“正话反说”里,意味着:我很讨厌你唱歌。

我想,很多人都很难想象,另一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达对自己的厌恶。
朱雅琼怔怔地盯着王秋雨,表面的强装镇定下,是已经碎裂一地的心。
大家散了后,她情绪失控地找到老王质问他:我就问你,你是不是真那么讨厌我唱歌?
老王显得有些不耐烦:我说的话也是带有一种情绪,同时也是带有一种游戏的,那你怎么又那么认真呢。
面对他的逃避,朱雅琼越发崩溃,可迎来的却只是一顿教训:你又情绪化了,你到底要怎样......

直到第二天的“正话反说”游戏,老王才承认,昨天说讨厌朱雅琼唱歌,是因为白天她惹他不开心了。
作为观众,我们很明显就能看出,面对问题的两人,只有逃避和互相伤害。
因为他们都不懂得如何理性表达感受,更别提理解对方在指责背后藏着的需要了。
老王的逻辑是:
你惹我不开心了,但我不直说,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惩罚、伤害你;
你要是跑过来指责我,那肯定是你太情绪化、不够成熟。

因为他根本无法接纳、觉察自己的感受,更别提主动袒露了。
而朱雅琼的逻辑是:
我特别想要你的鼓励和情感支持。
如果你否定、忽视我,我就会特别受伤,特别想要质问你:在你眼里,我就这么糟糕吗?在你眼里,我就这么不值得鼓励吗?
当老王反过来指责自己时,她就会下意识地认为,是不是自己真的做的不对?不停挑自己毛病的她,就等于在告诉老王:你可以指责我、忽视我,我都会改。
比起老王,她在感受情绪上更进一步,但她还不会成熟地表达感受、提出需要;
也没有一道保护自己的边界线——我的感受十分重要,我不会和一个伤害我、不尊重我的人在一起。
所以,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就变成了:
一遇到问题,朱雅琼找老王吵一顿;
老王指责朱雅琼情绪化,朱雅琼就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太无理取闹了;
争吵结束,但核心问题从未得到解决。
但是,只有当我们能够直面感受、成熟地表达需要时,才有机会触达关系中的真正问题,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彼此伤害。

情绪不成熟表现三:
忽视伴侣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在关系里,常常因为“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漠视对方的需求”而伤害彼此。
而一个成熟的人,懂得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也看得见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导演组对老王和朱雅琼进行后期采访时,他们各自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
老王其实知道,当自己说不喜欢她唱歌时,她会崩溃:

可是,就因为他用自己“理性的逻辑”无法理解朱雅琼的需要,就可以简单地给对方打上“不够成熟”的标签,忽视她的感受。
两人当初决定不举办婚礼时也是如此。
在老王眼里,我觉得仪式感没必要,浪费时间,没有意义。那你就要来理解我的需要,否则就是你不识大局。
他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懂得换位思考:虽然这对我不重要,但是既然她很看重,有没有同时满足彼此需求的方式呢?
而朱雅琼也完全沉浸在自己受伤的情绪里:

如果是一段可有可无的关系,面对他人的伤害,我们可以直接走开。
但如果我们离不开这段关系,就需要变得更加成熟。这样才能认识到:
指责和攻击,背后其实潜藏着他人的内心感受和需要,因为他们难以接纳和直接表达脆弱的自己。
但要警惕的是,当我们用更加合理地方式表达感受、倾听对方时,如果对方还是一再地漠视和指责,要有选择离开的勇气和能力。
两个人带着对彼此的爱,暂时放下自己,才有机会和对方最真实脆弱的那面相遇,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
... ...
很多人排斥感受,恰恰是因为担心失控,所以只好用理性掩盖。
但就如心理咨询师史秀雄所说:真正理性地看待亲密关系,就一定不会忽略它感性的本质。
因为关系之所以亲密,是因我们愿意和喜欢的人袒露内心的感受和需要,并且相信对方能温暖地回应。
另一部分人,则习惯于将情绪的控制权交到别人的手上,忘记了自己完全可以变得成熟、有力量。
只有当理智的人学会接纳自己身上的感性,感性的人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才能放下指责、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让我产生了什么感受?
因为我有什么样的需求?
所以我希望你能怎么做?
这样,真正的问题才有浮出水面和解决的可能,而不是在一次次的回避与争吵中,沉入水底。
最后,想将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的诗《当我的内心足够强大》分享给你,愿我们都在爱里收获到成长的礼物: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你指责我
我感受到你的受伤
你讨好我
我看到你需要认可
你超理智
我体会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
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我不再防卫
所有力量
在我们之间自由流动
委屈,沮丧,内疚,悲伤,愤怒,痛苦
当他们自由流淌
我在悲伤里感到温暖
在愤怒里发现力量
在痛苦里看到希望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我不再攻击
我知道
当我不再伤害自己
便没有人
可以伤害我
我放下武器
敞开心
当我的心柔软起来
便在爱和慈悲里
与你明亮而温暖地相遇
原来,让内心强大
我只需要
看到自己
接纳我还不能做的
欣赏我已经做到的
并且相信
走过这个历程
终究可以活出自己
绽放自己

作者:苏小菲 / 编辑:昱轩、寒冰
本文为公众号【看见心理】(ID:kanjianxinli1)原创。治愈,始于看见。在这里,看见你的心理与生活,看见你内在生长的力量。
往期推荐
▽▽▽深度:回避型依恋自救指南
“躺平”心理学,建议每个人学一学一个让人焦虑的思维习惯,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点击卡片,关注 「看见心理」看见你内在生长的力量▽▽▽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看见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