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不好惹的人,我活得舒服多了”|讨好型人格自救指南
2022/1/24 20:30:00 看见心理



越讨好,越委屈
几年前,偶然看到武志红老师的一段话,瞬间就被击中: “看到别人有需要,就忍不住将他们扛在肩上,背在背上,结果自己被深深拖累。” 那是我初次知道【讨好型人格】。
也是初次直面心中那种说不出的疲惫感: ? 小心翼翼地对待身边所有人,害怕对方失望,却很少顾及自己的需求; ? 习惯性察言观色,去到任何场合都主动找话题,害怕没有面面俱到; ? 毫无自我边界,别人的态度和评价,就是我心情的晴雨表,所以情绪波动总是很大...... 总之,不惜一切代价,围着别人的感受打转。

长久下来,我看似拥有了不错的人缘,可“麻烦”也随之增多: 朋友们喜欢找我帮忙,婆婆老公都觉得我做脏活累活理所当然,公司的杂事也经常会分配给我...... 说实话,那时候我特别讨厌自己:为什么我明明不愿意,却要一味曲意迎合,让自己活得那么不快乐?

破除讨好,享受真实
相信每个有讨好特质的人,都跟我一样,在心里暗下了100次决心:一定要破除讨好,要为自己而活,活得潇洒自在。
可是,每当产生“拒绝别人”的念头,就会立刻陷入纠结:
我这样会不会太自私了?
别人是不是对我很失望?
对方生气了,该怎么办?…… 这些担忧,总会让我在紧要关头,把将要说出口的“不”,硬生生地掰成“好的”。

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闺蜜建议我去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也许会有收获。 经过多次咨询,层层深入,我看到了一个残酷真相: 小时候,我总被大人们要求: 要“乖”,要“听话”,要“足够懂事”;
要成绩足够好,必须不能犯错误…… 否则就会被惩罚、会被孤立、会让他们抬不起头。
小小的我,为了活下去,必须学会讨好,因为“如果不取悦他们,我的一切就会死掉。”

这种被迫求生的策略,一直延续到了我成年之后,让我陷入严重内耗而不自知——
之所以“掏空自己取悦他人”,是因为害怕冲突和矛盾,将不堪一击的虚假自体击溃,自我价值也随之灰飞烟灭。
这也是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一边讨好,一边又对亲人“亲”不起来,对爱人“好”不起来,对朋友“密”不起来。
特别拧巴。

咨询师对我说:讨好是单纯的消耗,不如先滋养自己,有余力再去照顾别人。
接着,她带我做了许多练习,帮助我疗愈自己的情绪: 「书写练习」,让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流动在纸上,却也意外发现,原来,“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都是错觉; 「想象练习」,我想象自己是一棵树,充分吸收阳光的滋养,童年没有得到的,在此刻得到了呵护,我的人生也渐渐有了底气; 「扎根练习」,链接家人、朋友、所拥有的一切物品等等,让我感受到自己很重要,也让我深深地爱上自己……
我把这份疗愈带回到生活中。
我发现,当我优先照顾自己感受的时候,也有更多的空间去看到和接纳他人。

现在的我,在圈子里人缘依然很好,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不再觉得消耗。
不仅能感受到与人的亲密链接,也有充分做自己的自由。
就像其中一个闺蜜跟我说——
你现在已经不是“讨好型人格”,而是“愉悦型人格”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让世界充满快乐。

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这种破除讨好、追求愉悦的能力,是力比多充分释放的表现,也是幸福人生的必备品质。
但对每一个“讨好型人格”来说,都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是成长必经的过程。
如果你也想破除,但又很迷茫,也许黄玉玲可以帮你。 她就是我提到的那位咨询师,在心理咨询界摸爬滚打了10几年的她,不断实现自我觉知,人生越发自在,事业上更是全面开花:
? 个案咨询时长近10000小时;
新书畅销超40000册;
线下工作坊近4000元/人,座无虚席…… 现在的她,还是武志红老师得到心理专栏的顾问,为武老师提供了许多灵感和案例,这个专栏订阅已超30万。
无论是数据上,还是直接反应上,她都是广州工作室数一数二的咨询师。

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曾经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讨好型人格】。 简单说个例子吧。 有一次,阿姨把她要寄出维修的戒指,“误当”成垃圾丢了。她特别生气!可“讨好型人格”让她左右为难:
索赔吧,几千块钱的戒指,阿姨赚点钱不容易;
不赔吧,自己硬憋在心里,也实在是不痛快。 就这样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她一个人生了两天闷气。
结果,在淘宝买东西时,她竟然跟商家起了冲突。

这让她警觉了起来,开始分析这件事: 原来,她所谓的理解阿姨,无非是想落得一个「我是一个好人」的名声和感觉,这也导致她们角色错位,互相攻击。 她说:“不管是多么隐蔽的讨好,但实质上是一样的 ——
那一刻我丢失了我自己,来允许别人破坏我的空间,我想要成为一个好人,试图满足他人的需要。”
理清后,她找机会和阿姨心平气和地谈,终究达成了各承担一半费用的共识。 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后,她和阿姨都感觉到了久违的畅快,这也让她们之间的相处,得以不带敌意的延续下去。

怪不得,武老师经常称赞她,是一个“破除讨好,活出攻击”但依旧“受人喜爱”的极佳案例。
熟悉我们平台的朋友对她应该很熟悉,之前黄玉玲老师的讨好型成长营爆满,累积好评无数。
这次看见心理联合黄玉玲老师对破除讨好成长营做了全面升级!
升级到28天深度疗愈陪伴
重磅加餐“武志红&黄玉玲圆桌对谈会”
加入专业且精准的讨好型专属测评
老师将会用10多年心理学从业所得,结合个人经历,以及冥想练习+书写练习+察觉练习等40+个极具特色的实践方法。 如果你也想活出真实的自我,欢迎加入黄玉玲《讨好型人格自救指南,28天深度疗愈成长营》。
黄玉玲·深度疗愈成长营重磅升级新增1场武志红&黄玉玲圆桌分享会1份测评+22节课+40+个超实用练习1场导师直播·2节导师答疑班主任1对1督学·28天社群服务老师咨询费用1200元/50分钟28天训练营仅需599元识别二维码,了解详情?
02月14日 开营!名额有限,报完即止
28天深度疗愈成长营全面升级
?内容升级:28天深度疗愈陪伴
本次训练营将全新升级到28天深度疗愈陪伴,让你在群体中被看见,从而破除讨好。
不仅带你学习知识,更陪伴你在交流和互动中收获成长。 
?重磅加餐:1场武志红&黄玉玲圆桌对谈分享会
本次破除讨好成长营的重磅彩蛋我们邀请了武志红老师,两位老师将开展一场圆桌对谈分享会。
带你剖析讨好真相,洞见真实自己。一场分享,收获2位大咖的智慧。

?专属测评,全面分析你的讨好型人格
22道精选题+7页解读报告
三大维度,全面分析你的讨好型人格
明确你的讨好人格指数+讨好人格类型

不同年龄,不同处境的学员,在课程结束后,不约而同地获得了一种让自己真正变好的动力。
因此特别邀请你加入我们的《讨好型人格自救指南:28天深度疗愈成长营》,让你找到并成为真实的自己。
黄玉玲·深度疗愈成长营重磅升级新增1场武志红&黄玉玲圆桌分享会1份测评+22节课+40+个超实用练习1场导师直播·2节导师答疑班主任1对1督学·28天社群服务老师咨询费用1200元/50分钟28天训练营仅需599元识别二维码,了解详情?
02月14日 开营!名额有限,报完即止
4大板块,循序渐进破除讨好
?01板块:看见与接纳 老师从讨好型人格中,提出了五组情绪感受:焦虑与恐惧,愤怒与内疚,羞耻与委屈,悲伤与无力,孤独与空虚。 这是让人疼痛,也是核心的感受,而深入触碰这些情绪,是疗愈的重要一步。 ?02板块:思考与觉察 这一章中,会谈到5种思维逻辑,每种逻辑,都将细致地谈到相关的幻想,以及这些幻想导致的行动。 ?与恐惧相关:“如果让你高兴,我就是可爱的,我会安全。”
?与内疚相关:“如果我对你付出,你就会给我爱;如果我补偿你,你就会喜欢我。”……
搞清楚它,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在这个关系模式里,到底是在玩什么样的游戏。
?03板块:改变与疗愈 这一板块,也被称为“力量篇”。 包含7种力量:决定的力量,方法的力量,界限的力量,爱与支持的力量,陪伴的力量,哀悼的力量,扎根的力量。 这些力量的核心,都是围绕着怎样帮助自己,构建一个稳定平衡的自我。 ?04板块:实践整合
哀悼过去,把握现在,把学到的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遇见新的自己。
28天社群学习,一起组团成长
班主任、助教群内伴学,更有志同道合的学员守望互助,你大部分的困惑和委屈,这里都能找到懂你的人。
我们还会在学习期间,引导及提醒大家听课、提交练习、话题讨论等,老师也会给大家进行3次语音或视频直播,解答大家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我们和你一起,坚定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
40个+超实用成长练习,让你边学边练
破除讨好的思维误区的同时,提供多层次疗愈练习,既明白道理,又能运用到生活中。

破除讨好,活出力量与真实,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让我们一起,活出充满力量的真实人生。 黄玉玲·深度疗愈成长营重磅升级新增1场武志红&黄玉玲圆桌分享会1份测评+22节课+40+个超实用练习1场导师直播·2节导师答疑班主任1对1督学·28天社群服务老师咨询费用1200元/50分钟28天训练营仅需599元识别二维码,了解详情?
02月14日 开营!名额有限,报完即止
↙点击阅读原文,破除讨好,走向真实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看见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