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乱说自己有强迫症,这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2019/5/22 17:07:46胡伶平 中国科普博览

     来源:新发现杂志

    

     “纠结”这个词那叫一个挣扎。两个字双双绞丝旁,让人联想到反复扭紧的内心,读音也有点那么弯弯绕的意思——要说音、意、形相合,怕是只有“忐忑”一词可以和它PK一下了。“纠结”一词的终极形态就是“强迫症”。你问我那是啥感觉?有知情人士称,就像大脑装上了大功率发动机,没完没了地念着一个问题,唐僧的叨叨都没这么烦!

     时髦的“纠结”

     每个人都会为或大或小的事情纠结。而说到“强迫行为”,大家脑中立马会蹦出“重复洗手”、“再三确认是否锁门”、“睡前必做ABC”这些经典事例。不过,只知道这些强迫症就真的out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地有一些新的“时尚”强迫症“成员”加入。什么购物强迫症、上网强迫症、手机强迫症、晚睡强迫症——是不是总有你中枪的地方?

    

     看到网上对强迫症症状的描述,很多人都喜欢对号入座:“我肯定得了xx强迫症!”先别急着贴标签,科学地来讲,大家口中津津乐道的“强迫症”并不等同于心理疾病“强迫症”。

     真正的强迫症是要经过专业医生专业的量化鉴定才能下结论的。就算有一些类似症状,只要你还能够正常地生活工作学习,一般没什么大问题,而且也可以自己修复。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一般由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这两位伴随出场。有强迫症的人明明内心清楚这种行为的不合理和无意义,但却无法克制强迫思维或动作。而且越是企图消除这种症状,反而越痛苦地陷入进一步的强迫中,所以出现了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并存。

     好吧,我承认,这个名词解释真是绕口,所以,学好语文很重要!

     James Woolley等人曾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10位青少年OCD患者的脑部,同时要求他们做一些抑制控制的任务,以试着了解他们的脑中发生了些什么。要知道,“抑制控制任务”对强迫症患者来说是很郁闷的事,他们通常会对“一件事没做完就做另一件”十分介意——还记得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同学吗?什么“敲门一定要敲三下”、“拼字游戏一定要玩到底”之类的就是这种情况啦。

    

     Woolley他们发现,“谢耳朵”们在进行任务时,右眶前回丘脑和基底节区额叶、颞顶叶及小脑等区域呈现不同程度的激活减少。他们据此认为,对于青少年来说,脑部先天性的功能障碍在强迫症的形成中“插了一脚”。

    

     上面的为普通大脑,下面的为强迫症大脑

     强迫症的产生多少是不由自主的,除了脑部的情况,遗传、内分泌、家庭环境等因素都会有所影响。不过,大部分轻度的强迫症人群,还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甩掉强迫症“紧箍咒”的,反之,应对方式不恰当,也会使强迫症发展壮大。

     如果真的不小心“酝酿”出了心理疾病程度的强迫症,也不用觉得到了世界末日。心理学中“认知行为疗法”还是很有效的,可以通过改变你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来矫正不恰当行为。总之,强迫症不怪你,也是有办法解决的。

     “杀死一个强迫症”

     我们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会左右事态的发展。而这对于有强迫症的人来说,真不是什么好事——他们倾向于对有威胁性的刺激信息给予过多关注,一旦想着某件不好的事情,这一坏事发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1999年,心理学者Rassin E等人做了个“使坏”的实验。

    

     他们哄来一些普通人,使他们相信,实验室的脑电设备能读心,并且如果设备探测到他们想到“苹果”,就会使得隔壁房间的人遭受电击——这是不是又刷新了你对心理学者“坏心眼”的认知?

     结果表明,实验组“闯入性思维(苹果)”出现的频率变得更高,引起的不适感和主观反抗更多。这说明被试对可能产生的坏结果过分固着,形成了无法摆脱的强迫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你别想苹果啊,要是被电脑知道了,就电隔壁那家伙。”“好的,我不想苹果,不想苹果……苹果……”明知道想到苹果是不好的,会伤害他人,但正是由于这种思维反而陷入了频繁想到苹果的境地。悲了个催的!

     世间本无完美,追求的人多了,也就以为有了完美。追求完美可以成为生活的不竭动力,但是过分执着而无法认清现实,却容易害了自己。

     对于有强迫症的人而言,完美主义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比如重复检查关门的人,只要有一丁点儿怀疑自己没关门,就会去验证;重复洗手的人对任何“不干净”的可能性都不肯放过。

     心理学者Rice K.G.和Pence S.L.在2006年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调查,用测量人们完美主义倾向程度的心理学量表,验证了完美主义和强迫症的联系: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更容易出现重复检查行为、重复洗手等问题。

    

     其实完美主义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有强迫症的人的不自信,他们必须要用肯定的结论才能说服自己,而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东西令他们感到抓狂。

     1995年,Constans Joseph的研究团队曾开展了一个记忆任务实验,发现有强迫症的实验组比正常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对自身记忆有更高清晰度的要求。

     结果导致他们对原本已经有一定记忆的事物进行重复检查,以确保提供更明确的记忆内容。这说明他们对低清晰度的记忆带来的不确定性更无法忍受。

     失败的防御工事

     有时候想想,消除强迫行为也很简单,我只要不去关注这事儿就是了。可是对于有强迫症的人来说,问题并不简单。Kyrios M等人利用Stroop任务范式,发现强迫症的人更偏向将注意力长时间停留在容易产生强迫症事物上。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防御机制,当个体面临冲突或困难时,可以采取恰当的防御机制实现自我保护。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健康有效的防御方式来应对思想冲突的。国内学者李斌、杨彦春运用防御方式量表(一种了解人们采取什么防御方式应对困难的心理学量表)测量,发现有强迫症的人更多会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消极方式解决问题。

    

     Pollok CP对包括强迫症在内的几种焦虑障碍的防御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也发现强迫症患者较少使用幽默等积极防御机制,较多地使用投射等消极防御机制。

     “投射”这个说法很费解?

     那么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你期中考试考得不理想,老师讲解试卷时向你提问,你回答不出,或许会想“老师知道我考得不好,肯定是故意刁难”,而事实可能仅仅是你心情很差,老师只是随便点名提问而已,是你把自己的担心投射到老师的点名上了。

    

     “强迫”与“反强迫”是强迫症的显著特点。这是个体内心存在的动机趋避冲突造成的。生活中很多隐含趋避冲突的情境,比如既想经常吃美食,又怕长肉。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自我调节去解决,便会造成行为犹豫、纠结,在强迫症患者身上则表现为重复某种动作。Szechtman H和Woody E认为,强迫行为是安全防卫行为的一种,但显然,这种行为对缓解问题不是很有效。

     强迫症大多数是由某种不合理的思想和观念诱发的重复性思维和行为,生活状况、家庭环境对这种症状的产生“功不可没”。2010年时,心理学者Lennertz的研究小组对122例强迫症患者和他们41名兄弟姐妹进行了有关父母养育方式的调查。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感到父母养育过程中缺乏温暖,习惯拒绝,对他们有较强的控制,而他们未患病的兄弟姐妹也证实了这一点。

     神经大条更健康

     强迫症的厉害之处就是,越是和它对着干,它越是死咬不放。别灰心,看看我们有什么法宝可以镇住它。

    

     顺其自然

     强迫行为本身就是对小小的事情给予了太多不必要的关注与担心,思想疙瘩硬是越想越乱,越理越不清。遇到一点小状况,就想着可能发生消极的结果并竭力去制止,反而会产生反效果。倒不如和消极负面思想和谐相处,奉行“不抵抗政策”,渐渐的各种思想冲突和矛盾自然迎刃而解。

     转移注意力

     咱们每天要接收大量的信息,我们会有选择性地过滤掉一部分,将注意力锁定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有强迫症的人,会不自主地把注意力的光圈对准会引起强迫的负面刺激信息。可能很多人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注意偏向。每个人的注意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把这有限的注意资源用在其它积极健康的地方,才能防止注意资源被强迫症“垄断”。

     DIY暴露疗法

     心理学有种很实用的暴露疗法,它的核心思想类似于俗活说的“战胜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面恐惧”。你可以先自己列举出存在的各种强迫症状,包括不断侵入的强迫性想法,不断重复的强迫性动作。然后使自己暴露于让你产生不适感的强迫情境中,当然啦,慢工才能出细活,要逐步从低级、容易战胜的问题过渡到高级、难以克服的强迫内容,直到自己对强迫情境不再敏感为止。

     改变认知

     无论是完美主义倾向,还是对不确定性事件的负面解读而导致的行为强迫,都是你的认知没能很好地反映现实。认知理论认为,导致某种结果的直接诱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以,换些角度多思考,永远是个好办法。

     本文已获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联系webmaster@kepu.net.cn

    

    点这里告诉我你在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普博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