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想问这个问题
2022/11/11 17:09:19 中国科普博览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博物(ID:bowuzazhi)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草原又到了动物们交配的季节……”
看到这句话,有的小朋友以为只是什么网络流行语,而有的大朋友被唤醒了小时候守着CCTV看《动物世界》的回忆。
暴露年龄的问题:你看的《动物世界》是哪版片头?那你有没有好奇过,那些张开血盆大口的狮子、搬运食物的蚂蚁、千米深海的鱼群,是怎么拍出来的呢?拍自然纪录片那么费摄影师吗?这次我们就来扒一扒在蛮荒中挖掘文明、用野性创造艺术的自然纪录片摄制组们,为展示大自然采用的五花八门的技术!顺便种草一波纪录片?
Part.1
精彩一瞬,蹲守一生著名战地摄影师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拍自然纪录片也是这样。早期的摄影机太笨重,在野外拍野生动物实在勉为其难,许多素材不得不去动物园、摄影棚里摆拍。随着摄影机换代,摄影师们才渐渐开始扛着设备,深入全球荒野的各个角落。
《众神之地》摄影师在藏北拍摄野牦牛
一眼看过去还真有点找不着人但野生动物是最“耍大牌”的演员,多数情况下人一靠近就一溜烟逃走。所以早期的经典纪录片,主要拍法就是“耗时间”。例如著名的《花豹女王》,讲述了雌性花豹玛娜娜的一生。此片的摄影师约翰·瓦提长期在南非拍摄野生花豹,从1991年“女主角”出生一个月起就持续跟拍,与它建立起长达17年的亲密友谊,可以在它身边拍到常人无法拍到的镜头。2010年,人们用他拍摄的资料,剪辑成了这部纪录片。
“能与它相识,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从我第一眼看到它的那一刻,它还是个初生的幼崽,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天,17年的时光,我永远难忘。”《花豹女王》的奇迹难以复制,但通过长期蹲守、与野生动物朝夕相处来获得信任,一直是自然纪录片摄影师的基本功。摄影师常需要穿迷彩服,披迷彩网,要么藏在带伪装的小帐篷里,在野外往往一趴就是一天,一待就是几个月。?点击观看《自然的力量》摄影师藏在帐篷里拍的作品
同时可以设置宽高比,达到SVG层和布局内容的完美对齐
“雪豹拍摄定律:差不多7天能见到一次;见到两次能拍到一次;拍到过两次后,你就能拍好一段。”
——《自然的力量》特约摄影师赫克托所幸随着技术进步,近些年来的野外拍摄不再完全依赖近距离蹲守:超远距镜头可以从几百上千米外拍到特写;摄制组也可以躲在远处遥控摄影机;布设红外感应触发的摄影机,则可以替摄影师“站岗”……2012年的《企鹅群里有特务》里,剧组制作了假企鹅蛋、假岩石和一个能遥控移动的假企鹅,里面都藏着摄像机,成功以“企鹅视角”拍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画面。
豆瓣热评:偷窥三个大QQ群而没有被踢出去。
摄影师蹲守小窍门
·大多数动物的嗅觉相当灵敏,摄影师尽量躲在下风处,隐藏自己的气味。
·别在周围有狗的地方搭帐篷,狗会把它撕破!
·尽量在黎明前低身溜进帐篷,别让动物看见你进去。
·利用动物不会数数,可以安排两人走进帐篷,过会儿走出一个人,动物就会以为帐篷里没人了。
·安静!尽量避免穿摩擦声大的尼龙料服装,拉拉链和撕尼龙搭扣也得轻轻、慢慢来。
·要耐心和动物熟络,一点点接近拍摄对象。开机拍摄前,很可能要先花上十天半个月跟它们混熟。
Part.1
艺术的多样,科技的力量
说到摄影技术的进步为纪录片省了不少摄影师,我们就来扒一扒纪录片常用的摄影技术。微距拍摄 · 探秘微观1990年的《生命之源》里讲述筑巢的篇章中,展示白蚁巢穴不再只拍小山堆状的外观,而是探进洞穴,在迷宫般的蚁巢中穿行,带给观众全新视角。
都读到这里了,不设置左滑是可以的吧这段画面的拍摄,利用了一种医学设备——内窥镜。内窥镜有极其细小的摄像头,连着由光导纤维组成的软管,能插入人体内部观察病况。这回,摄制组让内窥镜“跨界”探入了蚁穴。
《灌丛下的生命》用医用内窥镜拍摄躲在沙漠洞穴深处的蝎子
(做胃镜的痛苦回忆突然攻击我)
早期微距镜头一直存在不足,直到21世纪初,出现了一种对光线非常灵敏的高感数码摄影机。它在狭窄幽暗的环境中,无需额外照明就能拍出清晰画面。BBC的自然纪录片团队还研发了一种“全景深微距镜头”,能同时兼顾前景的昆虫、花朵等小物体,以及后景的大环境或出镜主持人。
虫子和人都清楚的时候,你先看谁?
供图:《大卫·爱登堡自传》重庆大学出版社
夜间拍摄 · 走进黑夜
温度高于环境的物体,包括活人和其他温血动物,都会以红外线向外散发热量。利用红外线成像的夜视装备,早在20世纪中期就被应用在军事领域。由此研发出的红外摄像机,后来在自然纪录片中大放异彩。黑夜是许多动物的活跃高峰时段,打灯照明会产生明显干扰,有了夜视摄像机,就能发现许多秘密。
“热成像摄像机能够看透最黑的夜”
——《地球的夜晚》2006年播出的《行星地球》拍摄耗时5年,摄制团队在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用红外摄像机拍到了狮群夜间捕猎成年大象的场面。而在此之前,就连长期蹲守的科学家也从未看到过类似行为。谁能想象狮子敢对成群的非洲象发起进攻呢?纪录片记下了神奇一幕的原因——大象在黑夜里视力模糊。
“以小欺大”的场面教育我们少玩手机,别得夜盲
变速拍摄 · 骗过时间
几十年前,鸟类学家还没弄明白蜂鸟是怎么在空中悬停的——由于蜂鸟振翅速度太快,人眼完全无法看清。有了高速摄影机之后,人们才看清蜂鸟的慢动作,发现特殊的翅膀结构是悬停关键。正常拍摄的影像每秒拍24帧,高于这个速度拍摄就是“高速摄影”,再用正常速度播放,就获得了慢动作——这个技术很早就有,随后不断升级的是到底能拍多快。
《大卫·爱登堡之征服天空》用每秒1000帧的高速摄影机拍到蜂鸟悬停,画面中的蜂鸟振翅速度只有实际的1/40
自然纪录片还需要解决生命中“慢”的问题。比如拍摄植物生长,就必须为它“加速”。方法是“延时摄影”:如果每秒钟只拍一帧,再正常播放就相当于24倍速快进。早期纪录片里花朵瞬间开放、种子破土而出的镜头,就是这么做到的。但延时摄影升级的难点,在于挑战“追拍”不断长高、蔓延的植物。这就需要相应的“自动化”设计:把摄像机安装在带轨道的支架上,由电脑程序控制,让支架每隔几分钟将摄影机沿轨道移动一毫米。
太喜欢《绿色星球》里,
寄生藤绞杀寄主这段延时摄影杰作,建议观看全片
自然纪录片,也需后期合成
如今在许多科幻片里,演员会在一片绿幕(或蓝幕)前拍戏,后期加上背景画面特效。一些自然纪录片,也会采用类似手段:小动物与背景的镜头,其实是分别拍摄的,后期剪辑再把它们“拼”到一起。
《隐秘王国》中,屎壳郎在大象脚下推粪球的镜头,其实是后期合成的:在蓝幕前拍摄屎壳郎,再与大象走过的画面合成。
Part.2
上天入海,除了科技,更有热爱
相比陆地,水下拍摄的难度成百倍增加:要面对水下能见度低、行动迟缓,以及水压、洋流等挑战。最要命的难点是,水下作业时间太短:常规潜水装备里,一瓶压缩空气只够让水下摄影师工作三四十分钟。对“慢工出细活”的自然纪录片来说,完全不够用!因此直到2001年,BBC才有首部海洋生物主题的长篇作品——《蓝色星球》问世。2009年法国出品的《海洋》,则历时5年拍摄、耗资6400多万欧元(约合当时6亿元人民币)。
这部20年前的作品实在有太多绝美镜头
2017年,BBC推出《蓝色星球II》。相比16年前的首部曲,该片呈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生命奇观:猪牙鱼用珊瑚敲壳取食牡蛎;章鱼从海底捡贝壳来伪装自己;潜伏黑暗海底的磷沙蚕竟能突袭鱼类……
这张经典海报由一台特制的半球型摄像机拍摄,首次实现了聚焦分层拍摄:观众能同时看清水下、水上的场景
所有奇观,都要归功于一项源自海军的潜水技术——循环呼吸机。这是一种不产生气泡的密闭式呼吸装置,能净化吸收潜水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转化出一些氧气供潜水员再次使用。它让摄影师能在水下工作四五个小时,更从容地观察和拍摄,还减少了呼出气泡对海洋动物的干扰。
写到这儿实在要致敬下纪录片摄影师了摄影:吴立新那天上飞的好拍吗?在飞行中拍摄大场景容易,聚焦到小目标身上却是个大难题——飞行器的震动让镜头无法稳定聚焦。直到20世纪末,“五轴回转稳定技术”造就出陀螺仪稳定系统,这个问题终于圆满解决。而且这个系统也可以应用于“空对地”:它令远焦镜头的“射程”大幅度拓展,甚至能从空中拍摄几公里外动物的表情。
《天坑》中使用配备陀螺仪稳定系统的小型无人机,搭载手机,可视控操作近十几年来,陀螺仪稳定系统更与无人机“强强联合”,开启了自然纪录片航拍的黄金时代:无论高山大河、林海沙漠,以及其中的芸芸众生,都在半空中的镜头下一览无余。
虽然不完全算自然纪录片,但提到航拍了就很难不安利
“飞越大江南北,连缀万古江河”的《航拍中国》
印随行为:培训动物演员
20世纪中期,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茨发现,灰雁雏鸟出壳后,就会坚定地跟随它们看到的第一个对象,视其为母亲——他把这种习性称为“印随行为”。
利用印随行为驯养候鸟,驾飞机带着它们飞行,原本用于帮助人工孵化、救助的雏鸟学会迁徙、回归自然。到20世纪末,这种方式被摄影师借用,来拍摄“航空”自然纪录片。
《迁徙的鸟》驯养雁群,摄影师搭乘三角翼滑翔机拍摄雁群飞过中国大地
对大自然的好奇,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为天地万物代言的自然纪录片,不止解密了许多好奇之事,也让我们看到更多生命认真活着的样子。
来源:博物本文已获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联系webmaster@kepu.net.cn
中国科普博览是中科院科普云平台,由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依托中科院高端科学资源,致力于传播前沿科学知识,提供趣味科教服务。
点这里告诉我你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普博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