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贵世界杯? 卡塔尔:谁让老天爷赏饭吃呢……
2022/11/21 17:07:56 中国科普博览

    

     今天凌晨,世界杯开始啦!

    图片来源:https://www.fifa.com/卡塔尔花费2290亿美元举办的本届世界杯将会是史上最贵的一次世界杯。从1994年到2018年之间的七届世界杯总花费不过559亿美元,而卡塔尔这一次的花费将会是此前七届世界杯总花费的4倍。如此豪奢,让人们不禁再一次惊叹于卡塔尔的富裕。

    当然,卡塔尔以及一大票中东国家的富裕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如果像某宝、某东、某多多一样给用户打标签的话,网友们给这些国家打的最多的标签可能也就是“有钱”、“大户”了。至于为什么这些坐落于广袤沙漠中的国家这么有钱?大家用脚趾头都能回答:有石油。

    

    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卫星地图和城市天际线,这是一座完全坐落于沙漠中,由“钞能力”建设起来的大都市图片来源:google地图/wikipedia根据最新数据,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拥有全球80.4%的原油储量,这其中67.1%都位于中东,换算下来也就是,中东差不多有全球53%的原油储量。除了石油之外,这里还拥有世界上43%的常规天然气储量。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国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和也门)的总面积其实只有约540万平方公里,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6%。

    中东十国的大致位置,它们仅占地球的极少部分面积图片来源:Google map这就非常让人羡慕了,为何在面积如此窄小的范围内会集中这么多油气资源?尤其是,这片土地如今看起来压根就是贫瘠荒凉的沙漠戈壁。让我们踏上石油形成之路吧。

     Part.1

     什么地方才会有大量的石油?

     答:拥有巨量有机物

     石油是哪儿来的?可能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石油是生物体埋在地下后形成的。当然,这并不算错,但实际上石油的形成过程要复杂得多。

     在目前的理论中,石油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成因。有机成因简单理解就是生物(主要是植物)死亡后,其体内的有机物变质形成石油;无机成因则认为,有一小部分石油是由岩浆中的烃类气体变质而成。不过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商业开采的石油都是有机成因的。

    

     石油的成因

     图片来源:flickr/timmeko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物死亡后被埋在地下就一定会形成石油——因为大多数死亡的生物都会被分解。所以,如果一个地方要形成大量石油,首先需要有大量生物繁衍;其次,这些生物死亡后还要能迅速沉积并被掩埋起来——否则就容易被水流冲走或是被微生物分解掉。所以总结一下这一步,就是需要很高的有机物产量(高有机物生产率的地方,以及漫长的时间积累),同时还需要有低的有机物分解率。中东完美满足了这个需求:从大约6亿年前左右的埃迪卡拉纪开始,这里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在南北纬30°以内的大陆边缘的海域中,随着海平面的升降而处于海洋-大陆交替的沉积环境下。尤其是到了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石油占了这里石油的大部分),这里位于新特提斯洋南边缘,当时特提斯洋构成了一个西部封闭,但向东开口的海湾形地貌。其实大致来讲,把它看作是一个超大号的盆地都不过分。

    

     大约1.6亿年前(侏罗纪)时期阿拉伯板块(中东的主体)的位置

     图片来源:Scotese,C.R.,2016. PALEOMAP PaleoAtlas for GPlates and the PaleoData Plotter Program,PALEOMAP Project,http://www.earthbyte.org/paleomap- ‐ paleoatlas- ‐for- ‐gplates/中东(以及北非)就位于特提斯洋南侧边缘,来自东部更广阔大洋的洋流沿着海岸流动带来了充沛的营养。同时,随着晚侏罗-早白垩时期,冈瓦纳大陆面临分裂——板块的分裂自然带来剧烈的火山活动,其虽然也带来死亡,但大量火山喷发也带来二氧化碳和大量无机物(尤其是氮磷硫,这对海洋中的微生物来说无异于大补丸),二氧化碳让全球升温,无机物带来营养,再叠加上这里位于赤道附近的双重buff。Boom!这里成了藻类生物的天堂。

    

     NASA拍到的现代藻化,当年的海洋中可能比这犹有过之

     图片来源:wikipedia其内部,按照现在的划分,可以划分为裂谷盆地、被动陆缘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多种类型——虽然听起来很专业,但都是盆地。盆地中风浪小,沉积速率高,且盆地底部为缺氧环境,由于缺氧环境下细菌等微生物的活动并不活跃,所以这里天然分解率就比较低。高生产力加上低分解率,以及埃迪卡拉纪以来长时间处于温暖的浅海环境中,这些都让这里积累下来巨量的有机物。

     Part.2

     “母质”怎么变成油气?

     答:埋起来

     有机物在沉淀之后,会经过漫长的厌氧细菌分解和热变质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某些厌氧细菌会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硫化氢、磷酸盐、氨气、甲烷等气体,并残留下诸如氨基酸、肽、甘油、脂肪酸、酚类、苯醌等物质。

     这些物质在被埋藏到更深处后,被地热加热,细菌们消失,于是出现无机反应,变成干酪根,这是形成油气的母质(点这里看更多“干酪根”的知识 )。

    

     从有机物到油气还有漫长的历程

     图片来源:RichardC.Selley,StephenA.Sonnenberg著;程远锋译. 石油地质学.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6.06.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干酪根都能变成油气,它们需要适当的温度、适当的时间来成熟,但要是条件不适宜,就会过成熟或未成熟,这些自然就无法变成油气。

    

     干酪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是有比较严苛的条件的

     图片来源:RichardC.Selley,StephenA.Sonnenberg著;程远锋译. 石油地质学.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6.06. 而恰好,中东这一块的干酪根赋存于容易生油的海相干酪根烃源岩中。(烃源岩:形成油气的母质岩;海相:海洋环境,也就是形成于海洋环境中的烃源岩)同时,由于进入新生代(6600万年)以来,在原本侏罗-白垩纪地层之上迅速覆盖了一层沉积物,让干酪根埋藏到了合适的深度,使其成熟起来。

     Part.3

     大油田如何形成?

     答:得有“奥利奥”

     在成油之外,油气还需要运移和储存下来才能形成油气田,但这个过程也条件严苛。

     生成油气的岩层被称为烃源岩,事实上,现在发现的油田,石油基本上都不是直接从烃源岩中采集的,而是油气经过运移和富集,储存到合适的地点后才形成。所谓的合适地点,指的是一些疏松多孔的岩层,比如砂岩、灰岩等,它们就像海绵一样,吸收来自烃源岩的油气,并将其储存起来,因此也被称为储层。

    

     位于阿拉伯的Tuwaiq Escarpment悬崖,它由生成于侏罗纪的石灰岩形成,这些石灰岩缝隙众多,是良好的储层

     图片来源:flickr但是我们都知道,石油和天然气,一个是液体,一个是气体,它们很容易“跑路”——这些储层又疏松多孔,因此必然要有一个密封层(盖层)将其包围起来。所以形成大油田的地层还必须像三明治一样一层夹一层。

    

     图片来源:wikipedia事实上,除了石油储存存在这个问题外,石油的运移也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生成石油的烃源岩基本上都是泥岩和页岩,所谓的页岩,就是黏土沉积形成的岩石,而我们都知道黏土非常细腻,不透水(不理解的话去玩玩泥巴就明白了,泥岩和页岩成岩之前都是淤泥)。然而石油和天然气还得从页岩层中跑出来,怎么办?有人认为需要超高的压力才能从岩层中挤出来,有人认为石油可以借助二氧化碳等气体溶剂逃离(所以二氧化碳还能这样再就业?),有些人认为它们是与水融合在一起逃离出来的,还有人认为是从岩层微裂缝中逃离的。但不管真实情况如何,油气从烃源岩跑出来就需要特殊的环境。在油气从烃源岩跑出来后,它们要运移到储层中也不容易。在有些地方是通过地下形成的断裂运移的。不过在中东这一片就很简单,因为这里烃源岩与储层是互层的,也就是说,是一层烃源岩,一层储层,再加上一层烃源岩。这种环境一方面让烃源岩中的油气极易跑路到储层中(别的地方通过断层运移的,就好像用一根水管运,这里直接接触了,超大的接触面运移效率自然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烃源岩就天然是一个封闭层,能很好保存夹在中间的储层中的油气。

    

     札格罗斯盆地的地层柱状图,可以看到储层与盖层是交错叠加的

     图片来源:刘小兵, 温志新, 贺正军,等. 中东扎格罗斯盆地:沿走向变化的构造及油气特征[J]. 岩石学报, 2019.这种奥利奥夹心饼干模式,也与这里的环境有关。在海洋中,岩石种类与海洋深度有密切关系,深度变深就容易形成页岩和泥岩,深度变浅,加上这里气候炎热,所以容易形成灰岩(海水蒸发后,溶解的过量碳酸钙沉淀下来就形成了灰岩)。由于这里位于大陆边缘,随着气候波动,其海平面深度自然也会波动,因此就会出现泥岩/页岩-灰岩的互层。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灰岩-页岩互层的情况,黑色为页岩图片来源:wikipedia同时,在这些岩层之外,当地还有许多蒸发岩。这些蒸发岩,简单理解就是海水继续变浅,海洋中的其他元素沉淀,形成如石膏之类的岩层,这些岩层也是极好的密闭层。另外,在有些地方虽然出现了烃源岩和封闭层的互层,或者是有了断裂作为运移通道,但构造活动却过于激烈,以至于地层破碎不堪——这很好理解,有一条断层的时候,油气可以跑到合适的地方储存起来,但要有一百条、一千条断层,有些断层还直接联通到地表的时候,油气就都跑路了,压根存不下来。但在这里,非洲-阿拉伯板块一直比较稳定,中东这里的地层并没有出现严重到让地层支离破碎的构造变形,而且更妙的是,这里在寒武纪的地层之下,还有一层蒸发岩岩层,将寒武纪以来的富含碳的沉积物与更古老的火成岩地层分开了。所以整体上,这里富含有机物的地层就像是一个薄皮大馅的饺子一样,被完整地包裹在盖层中了。除了储存之外,石油还必须从储层跑到更利于富集的圈闭结构中,才能形成那种我们常见的打一个孔就有大量石油喷出地表的大油田。在这种结构中,构造挤压形成的大型褶皱就成了最佳油田所在地。在褶皱顶端会因为地层的拉扯和变形而滑脱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空间,而由于挤压作用力,储层中压力也比较大,一旦形成断层或是储层与盖层之间相对滑动,油气沿着这些薄弱带聚集到褶皱顶端,于是一个充满石油的大型油田就形成了。

    

     这是在一个小型褶皱顶部,由于岩层之间的滑脱而形成的小型空隙,在大褶皱中亦然

     图片来源:Wikipedia

    

     典型的油田结构,可以看到天然气和石油都在背斜顶部

     图片来源:Wikipedia

     从晚白垩纪开始,阿拉伯板块(中东的主体)开始向欧亚大陆运动,这里的海洋盆地逐渐变成浅海、滨海,最终从变成了陆地。在这个过程中,这里的地层开始受到极大的挤压,并形成了非常多的褶皱构造,油气随之在褶皱形成的空间中聚集,由此形成了中东的各大油田。

    

     伊朗某油田构造剖面图图片来源:刘小兵, 温志新, 贺正军,等. 中东扎格罗斯盆地:沿走向变化的构造及油气特征[J]. 岩石学报, 2019.

     Part.4

     (简单粗暴的)结论

     所以为什么中东的油气资源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老天爷赏饭吃。来源:科学大院本文已获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联系webmaster@kepu.net.cn

     中国科普博览是中科院科普云平台,依托中科院高端科学资源,致力于传播前沿科学知识,提供趣味科教服务。

    

    点这里告诉我你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普博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