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
2017/3/8 科学大院

    

    点击上方“科学大院” 可以订阅哦!

     作者:戴念祖、刘娜(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她在苏州读江苏省立师范学校时,中文成绩出类拔萃。苏州是一个景色秀丽的古城,曾经是才子辈出,佳人如云,她在班上年龄最小,却是最出色的学生之一。

     后来她上Utopia学院,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在那个学院里,她又以确定无疑的未来物理学家的前景鹤立鸡群。

     她毕业于康耐尔大学,耶鲁大学给了她硕士学位,密歇根大学培养她成为合格的物理学博士。”

     这是温源宁与顾静徽相识时,温源宁为之写的传记,当时为的是抨击社会中轻视妇女的现象,甚至有女性不应享有高等教育之“阔论”者,时为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的顾静徽就成为温源宁反击这些人的“利器”。

    

     1950年代的顾静徽博士

     她是反击轻视妇女者的“利器”

     之所以成为“利器”,是因为顾静徽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工作者。

     顾静徽1900年7月1日生于江苏,父母早亡,在继母支持下,1920年进入上海大同大学,成为胡刚复的学生。

     1923年尚在大同念书的顾静徽考取留美公费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1926年获学士学位。1928年,获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入密歇根大学研究院,师从理论物理学家丹尼森(D.M. Dennison,1900-1976)研究光谱学,1929年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员,1931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获此学位的女性工作者。

     1931年顾静徽回国,任南开大学物理系教授兼物理系主任(1931-1933),成为继饶毓泰(1891-1968)之后第二任南开大学物理系主任;后任上海大同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兼任研究员(1933-1937)。

     从抗战时起,国内北方与东方各大专院校西迁,许多流离的名家教授云集西南,1939年,该校遂更改为国立大学,顾静徽被该校聘为教授(1941-1945)。

     抗战胜利后,西南的各院校复迁原地。顾静徽于1946年回大同大学任教,此后,她一直任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物理教研室主任(1952-1983),并任中国物理学会北京市分会第一届副理事长。她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筹办者之一。

     1940年8月,顾静徽与施汝为结婚,两人是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同事,在抗战艰难时刻,施与顾彼此关照,终成眷属。1983年初,施汝为病逝;数月后,顾静徽也驾鹤西去。

    

     施汝为先生

     她为光谱研究的不懈努力

     1927年量子力学诞生,其理论立即被用于探讨双原子分子(H2)的光谱强度分布和结构问题,光谱实验与量子力学理论彼此促进。

     继而,一些研究者开始探讨三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在三原子分子中,有5个小组在1931年前后开展对ClO?光谱的研究。顾静徽和丹尼森为一个小组,丹尼森对ClO?直线型分子结构作了分析[9],然后又指导顾静徽对红外和紫外区光谱作了实验测定,并对ClO?三角形分子结构作出分析[10]。

     于是,顾静徽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二氧化氯(ClO?)的吸收光谱和对称三原子分子带光谱系中的强度分布》该文分别以题为《二氧化氯的吸收光谱》(见图4)和《对称三原子分子带光谱系的强度分布》(见图5)刊载于1933年9月同一期的美国Phys.Rev.《物理评论》(第44卷,第376,383页)。

    

     顾静徽博士论文之一

     有意思的是,顾静徽的论文作为博士学位论文是在1931年完成的,但其论文发表于1933年,在Bailey和Cassie之后一年,这也使他们之间出现了彼此征引文献的情况。

     其实,顾静徽从实验上测量了ClO?在不同散射下的可见光和紫外吸收谱带的强度,其中测定了179段带谱在真空中的波数(wave numbers),这些数据是她对ClO?光谱结构和分子常数进行计算分析的基本数据。

     由这些数据,使顾静徽从电子能带中发现,无论低能态或高能态,ClO?分子只有3个电子简正态,它们的简正频率分别为v1=529cm-1,v2=954cm-1,v3=1105cm-1。

     由此可见,顾静徽的论文和Urey与Johnston的推论具有本质的区别。

    

     1939年,吴大猷撰写了《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及其结构》一书,书中关于三原子分子中ClO?一节,有关其简正频率和分子常数的数据大多源自顾静徽的博士论文。

     之后,顾静徽在德国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期间独自研究了“铬钒在低温下的斯塔克效应及其热与磁的特性关系”(Der Starkeffekt und Beziehung zum thermodynamischen und magnetischen Verhalten in Chromalaun bei tiefen Temperaturen)。

     根据一些报道看来,顾静徽的这篇论文原拟在德国威廉皇帝研究所刊物1939-1940年间的Physik.Z.上发表,或许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益激烈而未能实现。

     然而,顾静徽对低温物理情有独钟,她曾在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指导吴健雄研究低温下某种气体分子的光谱;在1950-1960年代,又曾在北京钢铁学院多次提出要研究低温物理。前者,因吴健雄与顾本人分别出国做研究而未能如愿;后者,或由于不间断的政治运动难于让顾的计划实现。

     她为人师,培养人才

     身为人师,顾静徽长期执教鞭于大学讲坛。

     讲课时,她总是柔情而又慢条斯理地讲解某一理论来龙去脉,强调其中关键,甚至一个因子的变化与影响,量纲的判断与失误也都一一道来。

     1949年之前,她以流利美式英语教课,选用教材也是欧美的。

     顾静徽对学生一视同仁,凡有问题与之探讨者,她会忘记一切而与之专注讨论。对那些贫困生,她还会从自己腰兜里掏出点钱为之接济。

     在那个艰难的环境里,她的教学耐心与认真、待人之诚恳与善良,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对于像她这样早期南方出身的教员,普通话与其地方方言极难分辨。

     1952年当她来到北京钢铁学院、且要求用普通话讲课时,北方学生似乎很难听懂她的上海口音,即便如此,在她长期执教的讲坛或研究中,依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的吴健雄就是她的学生之一。

     1936年春夏之交,吴健雄决定出国深造,顾静徽十分鼓励她,还教她英文,这一年的经历,令吴健雄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在顾静徽的建议和推荐下,吴健雄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但她才到旧金山,就受到同学影响并闻讯密歇根大学有歧视女性事,她才决定入加利福尼亚大学。

     在美国生活、学习和工作多年的她,对于美国歧视女性的程度颇为诧异和难于置信。

     她以自己成长经历和感受,例举顾静徽老师、苏州女子师范的校长杨诲玉老师,以及她的同学等事例,告诉美国社会,在中国女性受到更多公平待遇。

    

     1958年,吴健雄于哥伦比亚大学。(图片来源: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rchivess)

     1973年和1977年,吴健雄先后两次回国探亲,每到北京,她都要去看望顾静徽老师,且执礼甚恭,尊师尚道。

     如同我国多数早期物理学家一样,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顾静徽女士把她的一生贡献给了中国的物理学研究和教学事业,令人敬佩。

     作为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她的事迹将载入我国物理学发展史册,她的优秀品质和功绩将鼓舞我国物理学后辈,特别是鼓舞我国物理界的“半边天”后辈,创造出更为辉煌的业绩。

     致谢:感谢聂玉昕教授、刘寄星教授、施汝为的女儿施燮琴老师、李艳平教授、方在庆教授在本文写作中有益的讨论与帮助。

     参考文献:

     [ 1 ] 李国栋.施汝为传. 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篇·物理学(卷Ⅰ).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20;

     [ 2 ] 胡南琦. 胡刚复传. 出处同[1],67;

     [ 3 ] 宋增福. 饶毓泰传. 出处同[1],52;

     [ 4 ] 吴大猷. 早期中国物理发展之回忆. 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1.7,8;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

     [ 5 ] 温源宁著,江枫译. 不够知己. 长沙:岳麓书社,2004.81;

     [ 6 ] Goodeve, stein. Trans. Faraday Soc. ,1929, 25:738;

     [ 7 ] Finkelnburg, Schumacher. Zeits. f. physic. Chemic BodensteinFestband, 1931,704;

     [ 8 ] Urey, Johnston, phys. Rev. ,1931, 38 : 2131;

     [ 9 ] Dennison. Rev. Mod. Phys. ,1931, 3 : 280;

     [ 10 ] Ku Z W. Phys. Rev. ,1933, 44:376;

     [ 11 ] Bailey, Cassie. Nature, 1932, 129 : 652; Proc. Roy. Soc. A,1932,137 : 622;

     [ 12 ] Brockway L O. Rev. Mod. Phys. ,1936,8 : 231;

     [ 13 ] Wu T Y. Vibrational Spectra and Structure of Polyatomic Molecules. National Univ. Peking, 1939, 170, 171; 也见 Prentice Hall, 1939; Edwards Bros, 1945;

     [ 14 ] Gerhard Herzberg, Molecular Spectra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Vol.2(Infrared and Raman Spectra of Polyatomic Molecular). New York : Van Nostrand Co. ,1945. 287

     [ 15 ] Ver?ffentlicchungen aus den Kaiser Wilhelm-Instituten April 1939 bis M?rz 1940, 483, 484. 来自网页:http://www.springerlink.com/index/P616184380448806;

     [ 16 ] 江才健. 吴健雄——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 台北:时报出版社公司,1996. 54—55,61,270,380。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ID:cpsjournals

    

     (本文选自《物理》2009年第3期,科学大院获授权转载,略有删节和修改,转载请联系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大院热门文章top榜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1、基因检测,预报你的酒量、儿子智商和死亡时间?

     2、一篇论文5154位作者,究竟怎么署名?

     3、Amazing!究竟是眼睛错了还是大脑bug?

     4、“脸盲症”真的是病?

     5、五次方程里的英雄泪

     6、植物上那些黄黄绿绿、没根没叶的丝状物究竟是啥?

     7、比手机频率高出1000倍的宇宙辐射能量,是怎样的存在?

     8、长臂猿:我不只是个跑龙套的类人猿!

     9、春节技能get,脑科学教你如何更会吃!

     10、那些发生在2016年的中科院重大科技进展

    

     科学大院

     ID:kexuedayuan

     从此,爱上科学~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大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