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13年,这位大叔混成了“狼王”?
2022/12/8 7:00:00 科学大院

    

     正文共3429字,预计阅读时间约为9分钟

     也可点击本篇推文音频,用耳朵聆听知识~

     “

     在晚霞的天光下,竟然出现了一大群金毛灿灿、杀气腾腾的蒙古狼。全部正面或侧头瞪着他,一片锥子般的目光飕飕飞来,几乎把他射成了刺猬。离他最近的正好是几头巨狼,大如花豹,足足比他在北京动物园里见的狼粗一倍、高半倍、长半个身子。此时,十几条蹲坐在雪地上的大狼呼地一下全部站立起来,长尾统统平翘,像一把把即将出鞘的军刀,一副弓在弦上、居高临下、准备扑杀的架势。狼群中一头被大狼们簇拥着的白狼王,它的脖子、前胸和腹部大片的灰白毛,发出白金般的光亮,耀眼夺目,射散出一股凶傲的虎狼之威。”

     ——节选自《狼图腾》

    

     雪地里的狼群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在人们眼中,“狼群”一直以来都是“团结”的代名词。人们认为,这一切得益于狼群内部存在的一套十分森严的等级制度。每个狼群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领袖——头狼(或者说是狼王),头狼负责领导整个狼群,但一个狼群的头狼并非一成不变,一些挑战者会通过战胜头狼来赢得狼群的领导权。

     随着科学家们对野外狼群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狼群或许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复杂……

     你听说过“阿尔法狼”吗?

     在所谓的狼群等级制度中,一个狼群的狼可以被分为三个主要的阶级,分别是头狼,次级狼,以及边缘狼。其中,头狼也被称为阿尔法狼(The alpha wolf),alpha是希腊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代表着头狼在狼群中的领导地位。类似的,次级狼就是贝塔狼(beta,希腊字母表的第2个字母),边缘狼则是欧米伽狼(omega,希腊字母表的最后一个字母)。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样的称谓其实源自于对圈养“狼群”的研究

     上世纪40年代,瑞士行为学家鲁道夫·申克尔(Rudolf Schenkel)对被圈养的狼进行过许多十分经典的行为研究,并发表了相关的论文。

     举个例子,他在瑞士巴塞尔动物园中一个10×20米的区域里饲养了多达10只狼。在这个圈养的“狼群”中,他发现狼群中的一些成员之间存在所谓的“暴力竞争”,并以此来确定自己在狼群中的地位。地位最高的公狼和母狼会组成一对,这对地位最高的狼夫妻会通过控制和压制其他狼的竞争行为来捍卫自己的社会地位。

    

     鲁道夫·申克尔观察圈养狼群时记录下的场景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随后的数十年里,人们针对圈养狼群的社会结构进行了更多的研究,瑞典科学家埃里克·齐门(Erik Zimen)在进行了和申克尔类似的工作后,同样得到了关于圈养狼群中存在从属关系的类似发现。他们的发现表明,一只狼在狼群中的等级地位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够努力,就可能成为“狼上狼”。

     于是,阿尔法狼的概念诞生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狼群中个体成员对统治地位的争夺,也就是大家平日里在文学或者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样:狼王的确定总是伴随着战斗,新王的诞生总是意味着老狼王的退场。

     1970年,动物学家大卫·梅奇(David Mech) 出版了《狼:濒危物种的生态学和行为》一书,在当时来看,这本书大获成功,通过这本书,阿尔法狼的概念得到了推广,并对大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对野外狼群研究的深入,大卫·梅奇开始重新审视起自己的畅销书,并希望出版商停止出版这本书,因为他认为阿尔法狼概念的引申含义误导了大众。

     事实上,野生狼群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阿尔法狼

     在野外,狼群就是一个小家庭

     每当游客来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国际狼中心观察狼群时,他们大都会询问:哪只才是狼群的头狼?

    

     国际狼中心

     图片来源:minnevangelist.com

     对此,国际狼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告诉他们,因为这个概念会让大家产生误解,国际狼中心已经完全停止使用这个词了。

     事实上,阿尔法狼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圈养狼群的研究,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圈养狼群里的成员大都来自不同的野外狼群,并且被关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这样的“狼群”和野外的狼群并不能相提并论,得出误导性的结论也并不令人意外。

     那么,在野外的狼群中,真实的社会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1986年,大卫·梅奇前往加拿大西北部的埃尔斯米尔岛对自然环境中的野生狼群进行了为期13年的观察和记录,正是这次长期的观察让他意识到人们对于狼群的认识存在偏差,并重新定义了狼群的社会结构。

     在大卫·梅奇的努力之下,他已经能够让一个狼群适应他的存在,这让他得以近距离观察狼群,记录下那些让大家惊讶的观察结果。1999年,大卫·梅奇在《加拿大动物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篇论文被认为是人们理解狼群真实社会结构的关键转折点。

    

     狼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梅奇指出,阿尔法狼作为“领导者”统治一群年龄相仿的同类的概念特别具有误导性,狼没有与生俱来的阶级观念,它们不是天生的领袖或天生的追随者。他在报告中写道,人们通常认为的阿尔法狼只是狼群中其他狼的父母,所谓的阿尔法狼领导狼群其实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活动。这意味着狼群中并没有所谓的“头狼”,其他狼也不会通过挑战头狼的地位来获得对于狼群的领导权。狼群的基本社会单位其实是一对配偶及其后代组成的小家庭

     像任何其他物种一样,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跟随父母,没有人“赢得”所谓的领导者角色,但是父母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影响子女的行动。举个例子,当获取到的猎物足够大时,狼群的所有成员大都会一起进食,但如果猎物比较小,年轻的狼就会表现出对父母的顺从,父母控制着食物的分配,它们优先考虑最小的孩子,以确保它们能得到足够的食物。

     挪威的动物学家芭芭拉·齐默尔曼(Barbara Zimmermann)和她的同事使用GPS的定位数据研究了狼群的社会结构以及它们的生活。他们发现,在斯堪的纳维亚,一个典型的狼群通常由六只狼组成——父母和四只一岁的小狼。在第一年,狼父母会建立领地,它们用气味标记森林中的一大片区域,它们会在这些区域巡逻并防御其他狼的入侵。随后,它们会交配,并在几个月后产仔,并轮流捕猎养育后代,就这样,一个狼群诞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齐默尔曼发现狼对其伴侣十分忠诚,除了筑巢期会因为轮流捕猎而暂时分别,其他时候夫妻之间的距离通常保持在100米之内。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和忠诚不同,狼群中的幼崽在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选择独立。

     当你有了“大人”模样,就该去世界闯荡

     随着狼群中幼崽逐渐长大,它们开始变得独立,这时候一些幼崽会独自徘徊在领地的边缘。大多数的幼崽在一岁后就会离开狼群,那个时候它们其实已经有了“大人”的模样,可以独自生活了。

     具体而言,当它们的父母再次交配时,第一次离开的“浪潮”发生了,长大的幼崽脱离狼群,去建立自己的家庭;当父母再次产下新的幼崽后,几乎所有独立的幼狼都会离开。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幼狼都会在一岁时离开自己的父母,齐默尔曼的团队就观察到一只狼并没有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离开,而是徘徊在父母的领地周围,又待了一年。最终,这只特别的狼在其父母的领地旁成立了自己的家庭。

     毫无疑问,在野外的狼群中,一个狼群的“领导者”并不取决于一只狼的武力值,孩子并不会试图挑战父母的权威,在它们变得独立之后,它们会选择离开,去寻找自己的伴侣,组建自己的家庭

     但这不意味着父亲和后代之间不会发生冲突,梅奇在2010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在文中他介绍了一个狼群中父亲与已经可以独立的儿子之间的冲突。梅奇认狼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后代离开狼群独自生活的前奏,或许狼父亲也希望儿子可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吧。

    

     狼群中父亲和儿子间的冲突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总的来说,对于野外的狼群而言,传统观念里的阿尔法狼或者头狼确实不那么适用,这并不是说狼群没有所谓的领导者,而是领导权并不是取决于所谓的武力或者实力,狼群的社会结构也不是严格基于实力的等级制度

     狼群,多数时候,只是一个家庭罢了。

     参考文献:

     [1] Mech, L. D., & Cluff, H. D. (2010). Prolonged intensive dominance behavior between gray wolves, Canis lupus. The Canadian Field-Naturalist, 124(3), 215-218.

     [2] Mech, L. D. (1999). Alpha status, dominance, and division of labor in wolf packs.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77(8), 1196-1203.

     [3] Schenkel, R. (1947). Expression studies of wolves. Behaviour, 1, 81-129.

     [4] Mech, L. D., & Boitani, L. (Eds.). (2007). Wolves: behavior,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作者:Evee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学大院立场。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推荐阅读

     《追狗,从入门到精通》>>

     我们驯化了猫,还是猫驯化了我们?>>

     从一具狼崽干尸看犬科动物发展史>>

     狼:不就多长两块肉,凭啥它更讨喜?>>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er拍了拍你:不要忘记

     点亮这里的 在看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大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