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婉明院士:我们有信心引领世界高铁技术发展的未来 | 大咖访谈
2022/12/21 7:00:00 科学大院

    

     正文共4051字,预计阅读时间约为11分钟

     也可点击本篇推文音频,用耳朵聆听知识~

     随着我国高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出行时会优先考虑乘坐高铁。当你在享受高铁带来的舒适和便利的同时,你是否好奇中国高铁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在高铁研发和投用的过程中,我国的科学家又遇到了哪些难题?这些难题是如何克服的呢?为此我们采访到了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铁路工程动力学专家翟婉明。

     (本文根据专访内容整理)

     没有设计标准,中国高铁是怎么建造出来的?

     您为什么选择了现在的科研领域?

     :1981年,我考上大学,作为家族祖祖辈辈第一个坐火车的人,我非常的兴奋。但是第一次乘坐火车时,无论是乘车环境,还是列车运行的速度,都给我来了当头一棒。当时,我用了三天四夜的时间,才从江苏赶到了大学所在地——四川峨眉山脚下。在旅程中,我站了一天一夜,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个座位,而且列车的行驶速度始终是慢慢吞吞。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时的中国铁路极其落后。我当时也未想到自己学习与研究竟一步一步进入铁路科技主战场。

     我就读的西南交通大学是一个老牌的铁路院校,其前身是著名的唐山铁道学院。结合自身的经历,我当时就觉得如果有机会能够为铁路技术的发展、速度的提高做一点贡献,让老百姓拥有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大学时期的翟婉明

     图片来源:人民网

     在高铁发展之初,您就指出中国高铁缺少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请问您是如何发现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铁路旅客运输,即客运的大方向就是发展高速铁路。中国修建高铁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我认为就是缺乏设计标准。如果没有标准,那么想设计并建造高铁的基础设施——线路、桥梁、隧道等就无法实现。因为我们的设计需要遵循设计规范、设计标准,比如说线路的选线设计,即线路到底是什么走向?如果是曲线怎么设计?坡道怎么设计?这就需要标准,没有标准就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例如高铁的选线设计,就要靠车辆动力学来评判,我在博士阶段就针对这个问题开展研究,在经典的车辆动力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理论。

     这个理论把车辆和轨道耦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就叫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有了该理论的支撑,在线路线型的设计阶段、方案阶段,我们就可以在计算机仿真环境下实现列车在轨道上的模拟运行,随后我们把列车在设计线路上运行的动态性能(特别是安全性、平稳性)指标记录下来,看看这些指标是否满足对应的行车标准。如果满足行车条件的设计线路就可以进行施工建造,不满足条件的就要进一步改进优化设计方案。这就是理论的威力,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

     我们国家的高铁,例如时速350公里等级的线路上面行车的平稳性,应该说在国际上都是最好的。这就是靠动力学的性能优化,把车的性能和轨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综合优化,依靠动力学理论,我们解决了没有设计标准,也能够把中国高铁从无到有建起来的难题。当然通过十多年建设积累的经验,我国现在已经有了高速铁路的设计标准。目前国际上最高的行车速度是320公里每小时,所以说国际上现在还没有35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标准,这是我们中国铁路的自豪

     科研探索的乐趣无与伦比

     您认为现在年轻的科研工作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您能否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给后辈提出一些建议呢?

     :我现在回忆起来,我的科研成果源于我二十七八岁读博士时,大胆提出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源于我博士的论文选题。传统的理论是车辆动力学理论和轨道动力学理论,二者是分开研究的。实际上车在轨道上跑,二者又是互相依存,互相耦合的,所以我在当时大胆地将它们放在一起考虑,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不断地尝试,我在经典车辆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做了一个跨学科的创新。

     这一理论是全新的,该理论最后研究成功,还与一个计算方法有关。因为我把车辆和轨道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后,该系统就变得很大很复杂,在当时计算机计算能力不强的条件下,实现快速计算是一个难题。那时,我正在攻读博士,为了解决另外一个重载列车动力学问题,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快速数值积分方法,现在国际上把它叫成翟方法。我花费大半年时间苦思冥想,在前人的基础上反复尝试,最后构建了一个新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我25岁时提出的,叫做显式二步数值积分方法。这个方法满足了系统扩大之后的计算需要,使我能够快速地求解出想要的结果。

     如果没有这个快速计算方法,那么即使我将车辆和轨道一起考虑,也将受限于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的速度,无法求解这一复杂大系统。可以说我科研生涯中比较主要的两个创新,都是在20多岁时完成的

     这两个成果看起来很光鲜,但是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例如研发翟方法的时候,因为我学的是工程而非数学和力学,所以当我学习前人的各种方法时,模仿半天都不成功,甚至有点想放弃了。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苦思冥想,终于在一天凌晨,半梦半醒之际,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一个念头——如果把一个原来叫Newmark-β的方法,往另外一个方向推演,即它是隐式法,我把它变成了显式法,问题终于解决了

    

     工作时的翟婉明

     图片来源:人民网

     由此可见,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思考的过程,虽然我也曾想要放弃,但还是坚持下来,一直思考,甚至连晚上做梦都在思考,最终在那个凌晨起床的一刹那,有了灵感,成就了翟方法,最终获得了成功。

     另外一个难点是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系统编程的时候,该程序的计算机语言有成千上万条语句,来不得一点差错,编程的过程中我调试了大概三个多月,一直算不对结果,就是不知道错误在哪里。而且每次都找不到,计算结果和实际不符,车辆本来是在轨道上跑,轮和轨贴合在一起,结果我算出来,车轮就离开了轨道,飞起来了!因此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在轨道上开飞机呢。到了一定的时候,我甚至开始怀疑为什么前人没有把将它们一起考虑,难道是我的设想有问题吗?

     如果一个问题你经过很长时间研究还没有解决,那么这个时候就很考验你了。如果你认定该原理的科学理念是对的,你就一定要坚持。最终我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找到了问题所在,就是一条语句的小错误——有一个参数没有赋值,没有赋值的话,电脑里面它就不知道这个值是什么,它就不确定,计算就会产生奇异发散,所以一旦把小错误更正过来,计算结果就正确了。在做研究时,当你在没有找到正确答案之前,所有的环节似乎都很混乱,而一旦找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所有的环节都将变得有序且符合实际。

     在这两项创新研究中,有很多考验我意志和耐力的环节。通过这些经历,我认为科学研究必须要静得下来,要耐得住寂寞,但是在此过程中你一旦取得成功,获得的幸福感将是其他无法比拟的,这个乐趣是无穷的。

     未来的高铁会是什么样?

     最近,我国已经布局研发新型高速列车,请问未来我国高铁将会怎样发展?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现在已经处于并跑到领跑的阶段,再往下走,我们就进入“无人区”了,也就是速度到了350公里每小时以后还能跑多少。这个问题理应由中国铁路来回答。如果在高铁方面我们要引领世界的话,我们就要探索更高速度(运营速度)的可能性,现在我们最高的运营速度是350公里每小时,这是世界上最高的,但国外正在追赶。如今,我们国家正在规划更高速度动车组,以复兴号CR 450为例,它的设计速度是时速400公里。

     在成都到重庆之间有一个成渝中线高铁,现在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即将动工建设。在这个项目里我们预设了一个更高速度的试验区段,将来等我们有了400公里每小时的车,就会在成渝中线上进行400公里每小时及以上的试验。如果反复的试验证明是可以的,将来我们就可以慢慢地在一些运营线路上实现400公里每小时高铁运营。

     我对这一方案充满信心,因为我们现在350公里每小时的系统的整个性能比较好,而且从指标来看,还有比较大的安全裕度,当我们速度提高以后,虽然指标可能会相应提高,但是它还远在标准限值之下,这是一个很好的苗头。我想我们国家高铁一定要引领世界,也一定能够引领世界。至于未来在经济、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高铁最高的运营速度是多少?目前世界上没有人能回答,我想我们中国高铁、中国铁路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

    

     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瑞雪迎春”

     图片来源:新华社

     速度提高是一个方向,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智能化,即我们要让老百姓乘车更舒适,更安全,更便捷。实现智能化要依靠现代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不可限量,比如智能运营调度、智能运营维护等。我们现在有超过4万公里的高铁线路,超过了全世界除中国以外其它国家高铁总和,这么大规模的高铁线路网络,我们要依靠智能的监测预警来保证运营安全,很多像滑坡、泥石流、地震、大风等灾害都要通过智能化的监测检测,然后给我们的运营提出预判与安全预警。我期待未来的高铁,更加高速,更加智能化

     给青年学子的寄语

     年轻人是最有活力,最具创新性,最没有条条框框的,应该大胆地去尝试,有时候你不尝试,可能会错失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甚至是错过了一个可能在将来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成果。诚然,你每次的创新,不一定都能成功,但是你要去尝试,去探索,可能三四个尝试中有一个成功了,就会创造出极大的价值

     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很多大科学家取得的影响世界的成果,大多数是在其年轻时创造出来,后面不断地完善,然后不断地应用到实际中,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利用好青年的黄金时期来大胆创新,充分地把年轻有活力的阶段利用好,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

    

     翟婉明寄语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本文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引领专栏文章,更多内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学大院立场。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推荐阅读

     中国高铁发展面临的科技挑战与对策>>

     飞呀飞呀,我们的高速磁浮>>

     物理没学好还想上天?>>

     有一种光学技术,铁路安全也少不了它>>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er拍了拍你:不要忘记

     点亮这里的 在看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大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